【耶三十1】「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

【耶三十2】「『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將我對你說過的一切話都寫在書上。」

【耶三十3】「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和猶大被擄的人歸回;我也要使他們回到我所賜給他們列祖之地,他們就得這地為業。這是耶和華說的。』」

  • 三十-三十三章的主題,是「神應許新約和真正的平安」,被稱為耶利米的「安慰之書」。耶利米並非只愛講審判、不會傳救恩,他不肯迎合百姓對虛假平安的喜愛(六14),但卻熱切地發表神「賜平安的意念」(二十九11),好叫百姓能真正「末後有指望」(二十九11)。其中三十-三十一章的形式是詩歌,三十二-三十三章是散文。這四章位於本書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表明審判並非本書的中心信息,希望和平安才是;「拔出、拆毀、毀壞、傾覆」(一10)並非神工作的目的,「建立、栽植」(一10)才是。本書的交錯對稱結構如下:
    • A. 先知蒙召宣告拆毀和建立(一1-19)
    •  B. 神審判背約的猶大、宣告百姓沒有平安(二1-二十18);
    •   C. 駁斥虛假的平安(二十一1-二十九31);
    •    D. 神應許新約和真正的平安(三十1-三十三26);
    •   C1. 虛假平安的破滅(三十四1-四十五5);
    •  B1. 神審判周圍的列國、恢覆聖約和平安(四十六1-五十一64);
    • A1. 拆毀的結束和建立的開始(五十二1-34)。
  • 「日子」(3節)、「被擄」(3節)和「歸回」(3節)是本段「安慰之書」的三個關鍵詞。在這四章的原文中,「歸回 שׁוּב/shoob」出現的頻率是本書其它部分的2.7倍,「日子 יוֹם/yome」是2.4倍,而全書三分之二的「被擄 שְׁבוּת/sheb-ooth’」都出現在這四章里。整段「安慰之書」以「日子將到,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和猶大被擄的人歸回」(3節)開頭,又以「我必使他們被擄的人歸回」(三十三26)結束,組成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
    • A. 神應許被擄者歸回(三十1-24);
    •  B. 神應許南北國覆興(三十一1-26);
    •   C. 神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三十一27-40);
    •  B1. 神堅定覆興的應許(三十二1-44);
    • A1. 神堅定歸回的應許(三十三1-26)。
  • 先知把神對他「說過的一切話都寫在書上」(2節),並不是為了大聲疾呼、喚醒百姓,因為即使耶路撒冷徹底被毀、先知的預言完全應驗之後,剩余的百姓對神的話語也是挑挑揀揀、不肯順服(四十三2)。但是,當七十年後,神的時間一到,這些話語就能成為將來那些被揀選者的安慰和光照,讓他們能按照神的心意行走未來的路(但九2)。今天,我們事奉神的態度也應該是「功成不必在我」,因為只要是出於神的工作,即使全體被擄也不要懼怕,縱然多等七十年也不必著急(10節)。人若以屬靈的名義來滿足個人的成功欲望,就會急於看到傳福音的結果、片面追求人數的增長,以致在事奉中拔苗助長、自欺欺人。
  • 這些信息可能寫於「猶大王西底家第十年」(三十二1)前後,也就是巴比倫第三次入侵猶大(王下二十五1)、耶路撒冷即將被毀的時候。西底家第四年,假先知信誓旦旦地預言被擄的百姓兩年之內就會從巴比倫回歸(二十八2-4);但現在已經過了六年,不但假預言沒有應驗,連說預言的人也不見了蹤影(二十八17;三十七19),百姓陷入迷惘之中。他們既不敢相信假預言、也不願聽從真預言,因為他們內心仍然不肯順服神的管教。這時,神向他們宣告了回歸的應許——「日子將到,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和猶大被擄的人歸回」(3節)。不但即將第三次被擄巴比倫的南國猶大要歸回,連已經被擄亞述一百多年的北國以色列也要歸回(三6-13)。而被擄巴比倫的百姓回歸,只是應許的一部分,將來整個十二支派都要重新被神接納、成為神在地上的見證。
  • 被擄是神拆毀和重建計劃的一部分(一10),目的是把百姓帶回祂的權柄之下。因此,神並非被動地等待被擄的百姓學會順服,然後再領他們歸回,因為這一天永遠也等不到;相反,神在施行管教之前,就已經預言七十年後必將領回百姓(二十五11-12;二十九10)。因此,歸回的應許是無條件的(3節),並不倚賴於人的配合,而是單靠神手的工作,由祂「親口應許,親手成就」(王上八24)。所以信靠神的人既不可灰心、也不必著急,因為歸回的應許「日子」一到就會發生、「日子」到了才能發生。

【耶三十4】「以下是耶和華論到以色列和猶大所說的話:」

【耶三十5】「耶和華如此說:我們聽見聲音,是戰抖懼怕而不平安的聲音。」

【耶三十6】「你們且訪問看看,男人有產難嗎?我怎麽看見人人用手掐腰,像產難的婦人,臉面都變青了呢?」

【耶三十7】「哀哉!那日為大,無日可比;這是雅各遭難的時候,但他必被救出來。」

【耶三十8】「萬軍之耶和華說:『到那日,我必從你頸項上折斷仇敵的軛,扭開他的繩索;外邦人不得再使你作他們的奴仆。」

【耶三十9】「你們卻要事奉耶和華——你們的神和我為你們所要興起的王大衛。』」

【耶三十10】「故此,耶和華說:我的仆人雅各啊,不要懼怕;以色列啊,不要驚惶;因我要從遠方拯救你,從被擄到之地拯救你的後裔;雅各必回來得享平靖安逸,無人使他害怕。」

【耶三十11】「因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也要將所趕散你到的那些國滅絕凈盡,卻不將你滅絕凈盡,倒要從寬懲治你,萬不能不罰你(不罰你:或譯以你為無罪)。這是耶和華說的。」

  • 5-11節應許神將拯救被擄的百姓。
  • 「人人用手掐腰,像產難的婦人」(6節),比喻百姓在大災難中將經歷極度的痛苦,連「臉面都變青了」(6節)。
  • 「那日」(7、8節),指基督再來、彌賽亞國度成就的日子。這是「雅各遭難的時候」(7節),也是雅各得救的大日(7節)。
  • 「到那日,我必從你頸項上折斷仇敵的軛,扭開他的繩索」(8節),與「先知哈拿尼雅將先知耶利米頸項上的軛取下來,折斷了」(二十八10)針鋒相對。神並不希望自己的百姓負軛,但只有神自己按著祂的計劃折斷這軛,才能讓人得著真正的自由。人若倚靠自己折斷這軛,失去的不是鎖鏈,而是自由;得到的不是平安,而是「鐵軛」(二十八13)。今天,許多人所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公義」,好像也是神要做的事,但只要不按神的時間、不照神的方法、不靠神的帶領,帶來的都是虛假平安、建造的都是冒牌天國。
  • 「雅各遭難的時候」,可能是預言以色列十二支派將在末後的大災難中被迫害,也就是但以理所預言的第二個「一七之半」(但九27)。但他們「必被救出來」(7節;啟七1-17),被帶進彌賽亞的國度。
  • 「我為你們所要興起的王大衛」(9節),指將來要在國度掌權的彌賽亞。當神從百姓的「頸項上折斷仇敵的軛」(8節)以後,原來南北分裂的百姓都要合一事奉那位新的「大衛」(結三十四23;三十七25;何三5),接受大衛的後裔彌賽亞為王(賽十一;路一69;徒二30)。這個預言將在基督再來之後應驗。
  • 雖然神不能不罰百姓的罪孽,但卻會「從寬懲治」(11節)他們。信實的神不但不會把自己揀選的百姓「滅絕凈盡」(11節),反而會在管教中與他們「同在」(11節);等他們學完順服的功課以後,就會「從遠方拯救」(10節)他們。因此,百姓即使被擄也「不要懼怕」(10節),信徒即使受管教也「不要驚惶」(10節)。

【耶三十12】「耶和華如此說:你的損傷無法醫治;你的傷痕極其重大。」

【耶三十13】「無人為你分訴,使你的傷痕得以纏裹;你沒有醫治的良藥。」

【耶三十14】「你所親愛的都忘記你,不來探問(或譯:理會)你。我因你的罪孽甚大,罪惡眾多,曾用仇敵加的傷害傷害你,用殘忍者的懲治懲治你。」

【耶三十15】「你為何因損傷哀號呢?你的痛苦無法醫治。我因你的罪孽甚大,罪惡眾多,曾將這些加在你身上。」

【耶三十16】「故此,凡吞吃你的必被吞吃;你的敵人個個都被擄去;擄掠你的必成為擄物;搶奪你的必成為掠物。」

【耶三十17】「耶和華說:我必使你痊愈,醫好你的傷痕,都因人稱你為被趕散的,說:這是錫安,無人來探問(或譯:理會)的!」

  • 12-17節應許神將醫治被擄的百姓。
  • 「你的損傷無法醫治;你的傷痕極其重大」(12節),是引用鴻三19對尼尼微結局的宣告。神的百姓竟然淪落到與亞述同樣的結局。
  • 13節可譯為「無人為你的傷痛辯護,也沒有可醫治你的良藥」(和合本修訂版),表明百姓已經落到一個地步,沒有任何自我改善、自我拯救的可能。
  • 「你所親愛的都忘記你」(14節),指猶大的盟友在需要的時候一點也幫不上忙(二十二20、22),人的努力所帶來的虛假盼望最終都將破滅。
  • 「仇敵加的傷害、殘忍者的懲治」(14節),實際上都是百姓自食其果,也是神對「罪孽甚大,罪惡眾多」(14、15節)的公義追討。自從伊甸園以後,人的「損傷、傷痕」(12節)都是自己當得的分,而醫治痊愈則是不配的恩典(17節)。因此,神並非被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偶像,所以不會有求必應,而要等到百姓經過了「雅各遭難的時候」(7節),才會使「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十一26),人無法醫治的傷痕才能得著康覆。
  • 「故此,凡吞吃你的必被吞吃;你的敵人個個都被擄去」(16節),表明神公義的審判對於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既然祂因著百姓的罪孽,讓敵人擄掠猶大(15節);祂也會因著敵人的罪孽,讓「擄掠你的必成為擄物;搶奪你的必成為掠物」(16節)。
  • 神「施行拔出、拆毀、毀壞、傾覆」(一10)的方法,是任憑百姓偏行己路,嘗試一切可能的方法。當自食其果的百姓最終承認自己的「痛苦無法醫治」(15節),發現危機之中卻「無人來探問」(17節)的時候,神的「建立、栽植」才會開始——「耶和華說:我必使你痊愈,醫好你的傷痕」(17節)。

【耶三十18】「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雅各被擄去的帳棚歸回,也必顧惜他的住處。城必建造在原舊的山岡;宮殿也照舊有人居住。」

【耶三十19】「必有感謝和歡樂的聲音從其中發出,我要使他們增多,不致減少;使他們尊榮,不致卑微。」

【耶三十20】「他們的兒女要如往日;他們的會眾堅立在我面前;凡欺壓他們的,我必刑罰他。」

【耶三十21】「他們的君王必是屬乎他們的;掌權的必從他們中間而出。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親近我;不然,誰有膽量親近我呢?這是耶和華說的。」

【耶三十22】「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神。」

【耶三十23】「看哪,耶和華的忿怒好像暴風已經發出;是掃滅的暴風,必轉到惡人的頭上。」

【耶三十24】「耶和華的烈怒必不轉消,直到祂心中所擬定的成就了;末後的日子你們要明白。」

  • 18-24節應許神將領回被擄的百姓。
  • 「山岡 תֵּל/tale」(18節)原文就是「荒堆」(申十三16),指在舊城遺址上反覆重建、摧毀、夷平,逐漸堆高而成的土堆,是中東常見的考古遺跡。
  • 「建造」(18節)原文就是「建立」(一10)。
  • 「他們的君王必是屬乎他們的;掌權的必從他們中間而出」(21節),意思是百姓將不再被外邦人轄制。
  • 「就近、親近」(21節)神,是祭司和利未人才有的特權(民八19;十六10;利二十一17 ;二十二3),普通人並沒有資格「就近」神(代下二十六16-20),悖逆者也沒有意願「親近」神。所以神宣告:「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親近我;不然,誰有膽量親近我呢」(21節),只有神自己才能引導人「就近」祂、允許人「親近」祂。神將使許多人因認識祂的義仆「得稱為義」(賽五十三11;五十四17),與祂恢覆正常的關系。
  • 本書一再提到「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神」(22節;七23;十一4;二十四7;三十一1、33;三十二38),這是重申聖約的應許(利二十六12),也是神向出埃及的百姓的反覆宣告(出六7;十九5;利十一45;二十二33;二十五38;民十五41)。這既是神讓百姓盼望的目標,也是他們之所以有盼望的根據。
  • 23-24節刻意重覆了二十三19-20,表明「雅各遭難的時候」(7節),就是從前所提及的「末後的日子」(二十三20)。但那里所強調的是百姓「要全然明白」(二十三20)假先知的愚昧,這里強調的是百姓「要明白」(24節)神救贖的計劃(22節;三十一1)。
  • 「末後的日子」(24節),就是彌賽亞的國度成就的日子。被擄巴比倫的回歸只是序幕,只有等到基督再來的時候,遭受了「毀壞、傾覆」(一10)的耶路撒冷才能在荒堆上被重新「建立」(一10),經歷了「拔出、拆毀」(一10)的百姓才能從荒涼中被重新「栽植」(一10),這就是基督的救贖原則。十字架的工作,就是讓人完全否定自己、徹底拒絕自己,然後得著「心意更新而變化」(羅十二2);因此,「我們若在祂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也要在祂覆活的形狀上與祂聯合」(羅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