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廿一1】「這些事以後,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又向門徒顯現。祂怎樣顯現記在下面:」 「提比哩亞海」實際是一個淡水湖,古名基尼烈湖(民三十四11),後改稱革尼撒勒湖(路五1),繼稱「加利利海」(太四18),後因希律安提帕在其西南岸湖畔新建提比哩亞城作為首都,再度易名「提比哩亞海...
【約廿1】「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那里,看見石頭從墳墓挪開了,」 猶太人的歷法是一周七天,以第七天為安息日,就是今天的星期六。「七日的頭一日」是一個新的開始,就是現在的星期天,也就是基督徒所稱的「禮拜天、主日」。 主耶穌在「七日的頭一日」覆活,...
【約十九1】「當下彼拉多將耶穌鞭打了。」 羅馬人打罪犯的鞭子是用皮帶做的,上面嵌有小塊骨頭或金屬,能把人打得皮開肉綻。 彼拉多試圖借著鞭打主耶穌來平息猶太人的忿怒(路二十三16、22),使他可以釋放主耶穌(12節),結果卻是加增了主耶穌所受的痛苦和淩辱。這正應驗了「因...
【約十八1】「耶穌說了這話,就同門徒出去,過了汲淪溪。在那里有一個園子,祂和門徒進去了。」 主耶穌在十四31對門徒說了「起來,我們走吧」之後,可能就出了最後晚餐的樓房,路上講了十五至十六章的話,又在聖殿山上做了十七章的禱告,此時才離開聖殿山。 「汲淪溪」是耶路撒冷東城墻和...
【約十七1】「耶穌說了這話,就舉目望天,說:『父啊,時候到了。願禰榮耀禰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禰;」 「舉目望天」是猶太人禱告的姿勢(十一41;詩一百二十三1;可七34),此時主耶穌可能正走在前往客西馬尼園的路上。 本章的禱告是大祭司的禱告,也是神榮耀的獨生子帶進神的眾子的...
【約十六1】「『我已將這些事告訴你們,使你們不至於跌倒。」 最容易叫信徒跌倒的是十字架道路上的難處,但我們在十字架的道路上將要遇到的事情,沒有一件是偶然的,沒有一件是突發的,都是在主的預知與安排中。如果我們里面有主的話語做預備,就「不至於跌倒」,信心不至受眼見的事影響。 ...
【約十五1】「『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 舊約常用葡萄樹來象征以色列人(詩八十8-19;賽五1-8;耶二21;六8-9;結十五2-4;十九10-14),他們是神所揀選和「栽培」的族類,但卻結出壞葡萄,失去了見證的實際。 當時聖殿的頂部裝飾有金葡萄,入口處有金葡萄樹...
【約十四1】「『你們心里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 替門徒洗完腳後,主耶穌說到一些令人十分困擾的事:他們當中的一位會出賣祂(十三21)、祂將離開他們(十三33),彼得會不認祂(十三38)。門徒們無法理解這些事,因此對他們自己往後的處境感到恐慌,心里憂愁。 在上十...
【約十三1】「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 「逾越節以前」就是快要接近吃逾越節筵席的時候;按猶太人的計日法,逾越節是從那天黃昏日落時分才開始算起的(出十二6)。 「愛他們到底」可以有兩種解釋:1) 指主耶穌將祂的...
【約十二1】「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祂叫拉撒路從死里覆活之處。」 主耶穌叫拉撒路覆活,是約翰福音記載的最後一個神跡。第三章到十一章是記錄主耶穌以祂的所作來顯明祂的所是,從第十二到十七章是記錄主耶穌以祂的所是來顯明神所要做的。 「伯大尼」:無花果之家,困苦之家。...
【約十一1】「有一個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馬利亞和她姊姊馬大的村莊。」 主耶穌使拉撒路從死里覆活,是祂在地上公開事奉的最高潮(一19-十二50),顯明了覆活的能力。這神跡發生在主耶穌上十字架之前不久,正是祂受死與覆活的預表。主耶穌叫人從死里覆活,反叫自己進入死,...
【約十1】「『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 「羊圈」原文是「院子」,指村莊里一個用石墻、欄桿或籬笆圍起來的空地,僅有一道門可供進出。通常會有幾家的羊群在羊圈內過夜。牧人們將自家的羊群趕進圈內後,會共同雇一位「看門的」(3節...
【約九1】「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 【約九2】「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當時猶太人往往將苦難視為當事人或他父母犯罪所帶來的報應。 【約九3】「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
【約八1】「於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穌卻往橄欖山去,」 「橄欖山」是耶路撒冷城東的山脊。主耶穌在被釘十字架之前的最後一周,每天夜里就在那里住宿(路二十一37),又於被捕之前赴橄欖山的客西馬尼園禱告(十八2)。 早期的希臘文手抄本大多省略了1-11節,但也有早期抄本證實此段經...
【約七1】「這事以後,耶穌在加利利遊行,不願在猶太遊行,因為猶太人想要殺祂。」 「遊行」是指拉比帶著門徒們到處講學。 【約七2】「當時猶太人的住棚節近了。」 這是在五餅二魚神跡之後六個月。「住棚節」是猶太人的三大節期之一,是在猶太歷七月十五日開始(相當於陽歷九、十...
【約六1】「這事以後,耶穌渡過加利利海,就是提比哩亞海。」 「加利利海」實際是一個淡水湖,古名基尼烈湖(民三十四11),後改稱革尼撒勒湖(路五1),繼稱「加利利海」(太四18),後因希律安提帕在其西南岸湖畔新建提比哩亞城(23節)作為首都,再度易名「提比哩亞海」。 「...
【約五1】「這事以後,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 「猶太人的一個節期」可能是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等三大節期之一,猶太人要在此三大節期上耶路撒冷過節。 【約五2】「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旁邊有五個廊子;」 「羊門」...
【約四1】「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祂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 【約四2】「(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祂的門徒施洗。)」 【約四3】「祂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 此時主耶穌離開猶太,可能是為了避免過早與法利賽人發生沖突(1節),因為祂的時候還沒有到(七6)...
【約三1】「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德慕,是猶太人的官。」 本節原文開頭有個「但」字,表示尼哥德慕與二23那些看見主行神跡而信祂的人不同,他是真心要來追求真道。 尼哥德慕的特點是:1) 他是一個法利賽人,屬於當時最具影響力的猶太教宗派,熱心祖宗的遺傳(太十五1-2);2) 他...
【約二1】「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親的筵席,耶穌的母親在那里。」 「第三日」可能指七日的「第三日」,從星期一晚上開始。因為神在創造的第三日兩次宣告「神看著是好的」(創一10、12),所以猶太人傳統把「第三日」當作適合舉行婚禮的雙福日(Double Blessings / פ...
【約一1】「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約翰福音的主題是啟示主耶穌就是神(二十30-31),所以直接從「太初」開始。「太初」與「起初」(創一1)原文同字,但「起初」是指神創造的開始,即時間的起頭,而「太初」是指在未有時間以前,在過去的永遠里就已經存在。 「有」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