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後二1】「從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來,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地滅亡。」
【彼後二2】「將有許多人隨從他們邪淫的行為,便叫真道因他們的緣故被毀謗。」
【彼後二3】「他們因有貪心,要用捏造的言語在你們身上取利。他們的刑罰,自古以來並不遲延;他們的滅亡也必速速來到(原文是不打盹)。」
- 本章的主題是「警告假師傅」,是本信交錯對稱結構的中心,本身也是一個交錯對稱結構:
- A. 假師傅危害真道(1-3節);
- B. 假師傅的刑罰(4-10a);
- C. 假師傅的真面目(10b-16節);
- B1. 假師傅的誘惑(17-20節);
- A1. 假師傅背棄義路(21-22節)。
- 1-3節的主題是「假師傅危害真道」,與21-22節「假師傅背棄義路」首尾呼應,用關鍵詞「道 hodos」(2節)和「路 hodos」(22節)聯系在一起。這個詞在本信中只出現過三次(二2、15、21)。
-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一9),魔鬼假冒、摻雜、打岔的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舊約時代有「假先知」(1節)混在神的百姓中(申十三1-3),新約時代也將有「假師傅」(1節)摻雜在信徒里(太二十四24),兩者都是從內部出現的。今天,世界更是大搖大擺地進入教會,假師傅的包裝也越來越現代,但本質都是離棄「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林前二2)的 福音,不是用明顯屬世的「成功、財富、健康」來取代十字架,就是用貌似屬靈的「事奉、靈恩、公益」來代替基督。
- 假師傅的影響是毀滅性的,他們所傳的異端不但「陷害人」(1節),使人作「地獄之子」(太二十三15);也陷害自己,「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地滅亡」(1節)。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所有的人受死,贖價足以買贖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假師傅」;但只有承認主名的人,才能接受買贖的功效。在本信中,彼得用「你們」來稱呼信徒,「他們」來稱呼假師傅。
- 古往今來的假師傅都有兩大特點:放縱情欲、內藏貪心:
- 放縱情欲:使徒預言,假師傅將會很成功,因為凡是能使放縱情欲合理化的道理,都能吸引大批體貼肉體的人,所以「將有許多人隨從他們邪淫的行為」(2節)。但神允許「真道因他們的緣故被毀謗」(2節),卻是為了潔凈教會,因為「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卻不是屬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他們出去,顯明都不是屬我們的」(約壹二19)。「真道」直譯是「真理的道路」,包括福音真理和福音帶來的生活方式(一4)。今天,有些人也和這些假師傅一樣,口里屬靈、生活屬世,行事為人與世界毫無分別、甚至更糟,以致「神的道理被毀謗」(多二5;提前六1;賽五十二5)。
- 內藏貪心:真使徒「從來沒有用過諂媚的話、也沒有藏著貪心」(帖前二5),所以不怕傳講讓人紮心的十字架信息,目的是為了拯救人、造就人。但假師傅「因有貪心,要用捏造的言語在你們身上取利」(3節),所以無論外表多麽熱心、多有愛心,目的都是為了討好人、吸引人;因為需要掌聲,所以就要迎合聽眾。
【彼後二4】「就是天使犯了罪,神也沒有寬容,曾把他們丟在地獄,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審判。」
【彼後二5】「神也沒有寬容上古的世代,曾叫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代,卻保護了傳義道的挪亞一家八口。」
【彼後二6】「又判定所多瑪、蛾摩拉,將二城傾覆,焚燒成灰,作為後世不敬虔人的鑒戒;」
【彼後二7】「只搭救了那常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
【彼後二8】「(因為那義人住在他們中間,看見聽見他們不法的事,他的義心就天天傷痛。)」
【彼後二9】「主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把不義的人留在刑罰之下,等候審判的日子。」
【彼後二10】「那些隨肉身、縱污穢的情欲、輕慢主治之人的,更是如此。他們膽大任性,毀謗在尊位的,也不知懼怕。」
- 4-10a原文是一個長句,主題是「假師傅的刑罰」,與17-20節「假師傅的誘惑」前後呼應,用關鍵詞「黑暗坑 zophos」(4節)和「墨黑 zophos 」(17節)、「留 tereo」(4、9節)和「存留 tereo」(17節)、「世代 kosmos」(5節)和「世上 kosmos」(20節)、「肉身 sarx」(10a、18節)、「情欲 epithumia」(10a、18節)聯系在一起,這些詞原文在本章中只出現在這兩個段落。
- 為了證明假師傅的刑罰「自古以來並不遲延」(3節),彼得列舉了歷史上的例子。神是永遠不變的,既然祂過去沒有寬容墮落的天使(4節)、挪亞的世代(5節)、所多瑪和蛾摩拉(6節),現在和將來也照樣會審判假師傅(9b-10a);既然祂過去搭救了義人羅得(7-8節),現在和將來也知道怎樣「搭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9節)。4-10a組成一個交錯對稱結構:
- A. 過去的審判(4-6節);
- B. 過去的拯救(7-8節);
- B1. 現在的拯救(9a);
- A1. 現在的審判(9b-10節)。
- 第4節可能引自《以諾一書》。「天使犯了罪」,指天使隨從撒但背叛神(啟十二4、7、9;猶6)。「丟在地獄 Tartaroo」原文意思是被關在「冥府 Tartaros」,在希臘神話中,「冥府 Tartaros」是冥界的最底層,相當於地獄。「黑暗坑」指囚禁墮落天使的黑暗地方(猶6)。
- 挪亞是一個在敗壞的世代中「傳義道」(5節)的人,而羅得只是一個相對的「義人」(7節;創十八24),行為很不完全(創十九8),但卻因「常為惡人淫行憂傷」(7節)而蒙神憐憫。今天,許多信徒也和羅得一樣軟弱,一面貪戀所多瑪的舒適生活,「住在他們中間」(8節);一面內心無法同意「他們不法的事」(8節),但對環境卻毫無影響力,所以「義心就天天傷痛」(8節)。更有些信徒對世界已經司空見慣、麻木不仁,甚至習以為常、樂在其中,內心毫無傷痛的感覺,比軟弱的羅得更加不如。
- 挪亞和羅得都是從試探中被神「搭救」(9節)的人,但都不是立即被搭救:挪亞順從神的指示,所以在一百二十年里一面建造方舟、一面忍受鄰人的譏笑;羅得舍不得放棄所多瑪的舒適生活,所以長年忍受心靈的煎熬和環境的威脅。因此,神會讓我們長期順服等候,也會允許假師傅長期攪擾教會,但我們可以放心,神「知道」(9節)什麽時候「搭救」、也知道怎樣「搭救」。因為「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 10a可譯為「尤其那些隨從肉體、放縱污穢的情欲、藐視主的權威的人更是如此」(和合本修訂版)。「所多瑪、蛾摩拉」(6節)因「隨從逆性的情欲」(猶7;創十九5),被神定罪降罰(創十八20;十九24),「作為後世不敬虔人的鑒戒」(6節)。但今天許多「後世不敬虔人」並沒有從這些「鑒戒」中吸取教訓,反而「隨從肉體、放縱污穢的情欲、藐視主的權威」,用各種理由否認神對同性戀行為的憎惡(利十八22;二十13;羅一26-27;林前六9;提前一10);他們若不悔改,結局必然也和「所多瑪、蛾摩拉」一樣。
【彼後二11】「就是天使,雖然力量權能更大,還不用毀謗的話在主面前告他們。」
【彼後二12】「但這些人好像沒有靈性,生來就是畜類,以備捉拿宰殺的。他們毀謗所不曉得的事,正在敗壞人的時候,自己必遭遇敗壞。」
【彼後二13】「行的不義,就得了不義的工價。這些人喜愛白晝宴樂,他們已被玷污,又有瑕疵,正與你們一同坐席,就以自己的詭詐為快樂。」
【彼後二14】「他們滿眼是淫色(原文是淫婦),止不住犯罪,引誘那心不堅固的人,心中習慣了貪婪,正是被咒詛的種類。」
【彼後二15】「他們離棄正路,就走差了,隨從比珥之子巴蘭的路。巴蘭就是那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
【彼後二16】「他卻為自己的過犯受了責備;那不能說話的驢以人言攔阻先知的狂妄。」
- 10b-16節的主題是「假師傅的真面目」,歷世歷代的假師傅都有六個共同點:
- 他們膽大任性:輕率莽撞地「毀謗在尊位的」(10b)天使,拒絕「天使所傳的律法」(徒七38、53;來二2)。相比之下,「力量權能更大」(11節)的天使卻謹慎地約束自己,「在對他們宣告從主來的審判的時候還不用毀謗的話」(11b和合本修訂版,和合本修訂版)。
- 他們沒有靈性:就像畜類一樣被肉體的欲望支配(12a),卻自以為比常人更有智慧,所以敢於「毀謗他們所不知道的」(12節)的屬靈事物(林前二14;彼後二12)。
- 他們帶來毀滅:不但敗壞別人、而且毀滅自己,「正在敗壞人的時候,自己必遭遇敗壞」(12節)。
- 他們不義詭詐(13節):「得了不義的工價」(13節),必遭報應。他們「喜愛白晝宴樂」(13節),把教會的愛宴變成了放縱情欲的機會,「就以自己的詭詐為快樂」(13節)。當時連外邦人都認為在白天工作的時間宴樂是墮落的(帖前五7;徒二15)。
- 他們習慣犯罪(14節):不但自己「滿眼是淫色,止不住犯罪」(14節)、「心中習慣了貪婪」(14節),而且「引誘那心不堅固的人」(14節)。
- 他們貪愛錢財(15-16節):就像為利咒詛(民二十二至二十四章)和陷害以色列人(民二十二至二十四章)的假先知「比珥之子巴蘭」(15節),連沒有理性、「不能說話的驢」(16節)都比他更明白神的旨意(民二十二23-30)。假師傅所貪圖的都是名利地位,目的是滿足肉體的情欲、「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前六5)。
【彼後二17】「這些人是無水的井,是狂風催逼的霧氣,有墨黑的幽暗為他們存留。」
【彼後二18】「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用肉身的情欲和邪淫的事引誘那些剛才脫離妄行的人。」
【彼後二19】「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自己卻作敗壞的奴仆,因為人被誰制伏就是誰的奴仆。」
【彼後二20】「倘若他們因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後來又在其中被纏住、制伏,他們末後的景況就比先前更不好了。」
- 17-20節的主題是「假師傅的誘惑」,與4-10a「假師傅的刑罰」前後呼應。
- 他們不能滿足人的需要,是「無水的井」(17節),給幹渴的人提供虛假的希望;是「狂風催逼的霧氣」(17節),給求雨的人帶來虛假的安慰。這些假師傅給別人開空頭支票,自己結局卻是在「墨黑的幽暗」(17節)里。
- 他們「說虛妄矜誇的大話」(18節),說得天花亂墜、誇誇其談,實際上是誤導聽眾,「用肉身的情欲和邪淫的事」(18節)引誘根基不穩的初信者重回老路。今天有些教會使人數增長的方法,是靠多講成功繁榮、愛心關懷,少講背己十架、定罪肉體,這也是假師傅的方法。
- 他們「應許人得以自由」(19節),宣稱自由就是自由地做想做的事,沒有審判(三4)、也不必認罪悔改,結果高舉著自由被罪和情欲「制伏」(19節),成了「敗壞的奴仆」(19節)。真正的自由是自由地做該做的事,脫離罪和情欲的捆綁(約八31-36;加五13),成為「耶穌基督仆人」(一1;彼前二16;羅六17-22)、不作「敗壞的奴仆」。
- 這些假師傅自稱「認識主——救主耶穌基督,得以脫離世上的污穢」(20節),修養行為可能暫時會有所改善,但卻沒有接受基督為主,所以無法「脫離世上從情欲來的敗壞」(一4),反而以自由之名放縱情欲,結果很快「被纏住、制伏」(20節)。正如在主耶穌的比喻中,離開的污鬼另帶七個更惡的鬼返回打掃幹凈的空房間里,「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太十二45)。
【彼後二21】「他們曉得義路,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倒不如不曉得為妙。」
【彼後二22】「俗語說得真不錯:狗所吐的,它轉過來又吃;豬洗凈了又回到泥里去滾;這話在他們身上正合式。」
- 21-22節的主題是「假師傅背棄義路」,與1-3節「假師傅危害真道」首尾呼應。
- 「聖命」(21節)原文是單數,特指持守聖潔的命令(利十一45;彼前一16;提前六14)。這些假師傅已經「曉得義路,竟背棄了傳給他們的聖命,倒不如不曉得為妙」(21節)。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是「自己欺哄自己」(雅一22-23)、明知故犯(22節),罪加一等。
- 22節引用了兩句俗語,前半句引自箴二十六11。狗和豬都是律法中不潔凈的動物,形容那些知道真理、但卻「沒有靈性」(12節)的假師傅;他們順從肉體的情欲,終究會原形畢露。正如狗和豬可以暫時洗凈,但卻很難保持;因為它們的生命並沒有改變,必然按照動物的本性會回到骯臟的環境里去。人若暫時離開罪惡,但卻沒有接受基督,這樣的認罪悔改並沒有永恒的價值;雖然 「打掃幹凈,修飾好了」(路十一25),但卻沒有聖靈內住作主,只會更深地落在撒但的轄制里(路十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