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後三1】「親愛的弟兄啊,我現在寫給你們的是第二封信。這兩封都是提醒你們,激發你們誠實的心,」

【彼後三2】「叫你們記念聖先知預先所說的話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傳給你們的。」

  • 三1-13的主題是「先知的預言和主降臨的應許」,與一16-21「主榮耀的見證和先知的預言」前後呼應。
  • 彼得在一16-21已經提到主的降臨和先知的預言,第二章抨擊了在主再來的問題上制造混亂的假師傅,現在繼續用先知的預言和主降臨的應許來提醒信徒。我們生命成長的路上需要不斷被「提醒」(一12、13;三1;猶5),才能不被異端擄去。信徒不可停止聚會、讀經、聽道,不是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而是需要不斷被提醒「已有的真道」(一12)。
  • 「親愛的弟兄啊」,這個稱呼在本章出現了4次(1、8、14、17節),每次都是用來提醒讀者。
  • 「第二封信」(1節),表明還有第一封信,很可能就是《彼得前書》。
  • 「激發你們誠實的心」(1節),可譯為「激發你們真誠的心」(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意思是喚醒信徒真誠愛主的心,免得在日覆一日的平靜和忙碌中靈性昏睡,愛主的心逐漸冷淡。為此,我們應當「記念聖先知預先所說的話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使徒所傳給你們的」(2節)。「命令」原文是單數,特指持守聖潔的命令(二21;彼前一16;提前六14;利十一45)。

【彼後三3】「第一要緊的,該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隨從自己的私欲出來譏誚說:」

【彼後三4】「『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里呢?因為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

【彼後三5】「他們故意忘記,從太古,憑神的命有了天,並從水而出、借水而成的地。」

【彼後三6】「故此,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

【彼後三7】「但現在的天地還是憑著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沈淪的日子,用火焚燒。」

  • 信徒首先要知道,末世必有「好譏誚的人」(3節)出現,他們不承認基督(二1)、不相信基督再來(4節),藐視神要人持守聖潔的誡命(2節;二21;彼前一16;提前六14;利十一45)。主耶穌早已預言了他們的出現(太二十四3-5、11、23-26),使徒保羅也有同樣的教導(提前四1-3;提後三1-9);現在彼得發出同樣的警告,並且指出,這些人無論怎樣假冒神的名義包裝謬誤,本質都是「隨從自己的私欲」(3節),而救恩卻是叫我們「脫離世上從情欲來的敗壞」(一4)。
  • 「末世」並非指將來的世代,而是我們現在正處於的世代(林前十11),指從基督第一次降世到祂再來之間的新約時代(來九26),又稱為「末後的日子」(徒二17)。在猶太人的觀念中,歷史可以分為現今的世代和彌賽亞來臨之後的未來的世代,即「今世、來世」(太十二32;可十30;路十八30),但新約進一步教導,「來世」因主耶穌已經臨到了。現在是兩個世代互相重疊的「末世」,信徒已經被拯救脫離了現今「罪惡的世代」(加一4),並且已經開始嘗到「來世權能」(來六5)。
  • 這些假師傅否認基督再來的預言(可十四62;約十四1-3;徒一11;林前十五23;帖前四14-17;帖後二1-12),譏誚「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里呢」(4節),因為當時主耶穌已經升天大約三十年了,但還沒有再來;而現在已經過了兩千年,祂還是沒有再來。在這些人看來,似乎「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4節),宇宙是恒定、不變的,神不會幹預自然律、用神跡結束歷史的進程。
  • 4-10節是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
    • A. 假師傅譏誚「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里呢」(4a);
    •  B. 假師傅譏誚「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4b);
    •  B1. 回應「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5-7節);
    • A1. 回應「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里呢」(8-10節)。
  • 5-7節首先回應「從列祖睡了以來,萬物與起初創造的時候仍是一樣」(4b)。「列祖」包括已經去世的舊約先知和新約門徒。譏誚者的邏輯是,既然過去神沒有介入宇宙,為什麽將來會插手審判呢?但彼得指出,萬物的創造(5節)、毀滅(6節)和存留(7節),都不是根據物質本身,而是根據神的話語(7節)。神不但是創造的神,也是審判的神;祂可以在任何時間改變歷史的進程,因為是祂設計並掌管著自然規律。彼得的回應包括三點:
    1. 神借著祂的話和水創造了世界:第5節可譯為「他們故意忘記這事,就是從太古憑神的話有了天,並由水而出和藉著水而成的地」(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假師傅通常並不是公然反對聖經,而是似是而非地扭曲聖經,所以澄清真理的方法就是回到聖經。這些假師傅不敢否定神創造天地(創一1-10),但卻「故意忘記這事」。今天,許多自稱基督徒的人走得更遠,他們幹脆把《創世記》第一章當作神話,認為神任憑萬物自行發展、否定基督再來審判。
    2. 神借著同樣的話和水毀滅過世界:第6節可譯為「借著這些,當時的世界被水淹沒就消滅了」(英文ESV譯本)。這些假師傅也不敢否定神曾經用挪亞時代的大洪水審判了當時敗壞的世界(創七10-20),但卻「故意忘記這事」。今天,許多自稱基督徒的人走得更遠,他們幹脆否定大洪水的地質和考古證據,認為那只是傳說、或者是局部的洪水。
    3. 神還要借著同樣的話和火毀滅將來的世界:第7節可譯為「但現在的天地還是憑著同樣的話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審判遭沈淪的日子,用火焚燒」(英文ESV譯本)。將來的審判仍然是根據神的話語,但不再使用「洪水」(創九11),而是「用火焚燒」(申三十二22;賽六十六15;番一18;瑪四1)。從前用洪水所消滅的不過是地上的活物,將來烈火所燒滅的包括天地一切舊造(10、12節)。現代物理學的質能轉換公式揭示了每個原子核里所保存的毀滅能力,物質本身並不足以維持並延續自己,反而包含了足以毀滅自己的物質和能量。因此,萬有必須「靠祂而立」(西一17);一旦基督不再「托住萬有」(來一3),一切物質都有可能轉化成毀滅世界的能量。

【彼後三8】「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彼後三9】「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沈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彼後三10】「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

  • 8-10節回應「主要降臨的應許在哪里呢」(4a)。主為什麽還沒有再來?彼得對此並不著急,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會活著看到基督再來(約二十一18-23),所以對任何基督再來的猜測都不感興趣。但是,為了幫助那些質疑基督再來的人,彼得提供了兩個答案:
    1. 神計算時間的方式與人不同。神借著先知瑪拉基預言:「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瑪三1),但主耶穌過了四百年才道成肉身。這正如詩九十4所說的,「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8節)。人以時間為參照物,神卻以永恒為參照物。人之所以感覺時間漫長,是因為活在時間里;但神活在永恒里,在時空之外、是時空的主宰,祂看時間的角度是受時空限制的人無法揣摩的。神是恒久忍耐的,因為祂看「千年如一日」,即使主再來的日子遲延一千年,在神的眼中也只是好像一日,不必著急(哈二3)。但神對賜給我們的短暫時間又是重視的,因為祂看「一日如千年」,所以我們「要愛惜光陰」(弗五16),抓緊時間「做那差我來者的工」(約九4)。
    2. 神要讓盡量多的人有機會悔改。第9節可譯為「主沒有遲延祂的應許,就如有人以為祂是遲延,其實祂是寬容你們,不願一人沈淪,而是人人都來悔改」(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有人認為神在拖延時間,是因為根據的是自己的時間表、而不是神的時間表。事實上,神早已按祂忍耐寬容的性情(15節;羅二4;九22)制定了時間表,既不會失信、也不會失控。神是「不輕易發怒」(出三十四6)的神,祂在過去的洪水審判時「容忍等待」(彼前三20),在將來的末日審判中也願意「寬容」等待。因為神「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結三十三11),所以忍耐等候惡人、包括那些假師傅「回頭離開所行的道」(結十八23)。但是,「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二4),「特意要憐恤眾人」(羅十一32),並不是讓不信的人都自動得救;因為當「神震怒,顯祂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羅二5)時,「祂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二6)。神的等候固然是「寬容」罪人、甚至是那些「「好譏誚的人」(3節),讓他們仍有機會聽信福音、悔改得救;但更是「寬容」信徒(即「你們」),使我們仍有機會預備好自己、廣傳福音,可以「安然見主」(14節)。
  • 第10節可譯為「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一樣來到;那日,天必在轟然一聲中消失,天體都要被烈火熔化,地和地上的萬物都要燒盡」(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
    1. 「主的日子」,是從主耶穌再來、到進入新天新地之前的那段時間,其中最重要的是末日大災難(太二十四15;但九27),舊約把這日子稱為「耶和華的日子」(番一7)。主耶穌把祂再來的日子比喻成「像賊來到一樣」(太二十四43-44;路十二39-40),因為基督的再來對那些沒有警醒預備的人將是非常突然、措手不及的。主耶穌自己並不知道那日子何時到來(可十三32),祂也教導門徒不要猜測(徒一7),因為那是「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徒一7)。這個特別的比喻給門徒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徒保羅(帖前五2;帖後二1-2)和使徒約翰(啟三3;十六15)都使用了同樣的比喻。
    2. 「那日」,就是「神的日子」(12節),指千禧國度之後(啟二十4-5)的審判之日,那時舊天舊地將消失(啟二十11)、新天新地將開始(啟二十一1)。神清除舊造的方法不再是洪水(二5;創九11),而是用火(瑪四1),宇宙的星體和地上的文明都要被「烈火熔化」(12節)——「天上的萬象都要消沒;天被卷起,好像書卷。其上的萬象要殘敗,像葡萄樹的葉子殘敗,又像無花果樹的葉子殘敗一樣」(賽三十四4),這與現代宇宙理論所推測的宇宙結局也是一致的。到「那日」,不但「地和地上的萬物都要燒盡」,我們在地上所積攢的「萬物」還會在審判時指控我們:因為「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雅五3)。

【彼後三11】「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

【彼後三12】「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

【彼後三13】「但我們照祂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

  • 11節可譯為「既然這一切都要如此消失,你們處世為人必須聖潔敬虔」(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既然地上的一切都要消失,就不應當被我們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相反,這個結局可以激發每一個盼望基督再來的信徒「處世為人必須聖潔敬虔」。面對虛空的現實,世人有的選擇及時享樂、有的選擇絕望厭世、有的選擇麻醉自己。唯有追求「聖潔敬虔」,我們的生命才能在虛空中獲得永恒的意義;因為能從虛空的世界帶到永恒的,只有「聖潔敬虔」。
  • 12節可譯為「等候並催促神的日子來到。因為在那日,天要被火燒而消滅,天體都要被烈火熔化」(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聖潔敬虔」不但是我們等候主再來的生活態度,更會加速主的再來(太六10;路十一2);因為悔改的人越多,那日子越近(徒三19;羅十一25-26)。這並不是說人的工作可以「加速」基督的再來,因為那日子是「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徒一7);這是讓我們不要消極被動地等待,而要積極主動地活出神的性情(一3-11),證明我們是屬於新天新地的居民(13節)。
  • 13節可譯為「但照祂的應許,我們等候新天新地,其中有正義常住」(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新天新地」是「長存」(賽六十六22)的新造(賽六十五17;啟二十一1),其中有基督的公義存到永遠(賽九7;十一4-5;三十二16-19),那里的「居民都成為義人,永遠得地為業」(賽六十21),是信徒永遠的家(啟二十一27)。舊造敗壞的根源並不是物質,而是罪;活在新天新地的人「既脫離世上從情欲來的敗壞」(一4),所以可以活在與基督相似「不朽壞的」(林前十五42)身體里,而不是以靈魂的形式存在。

【彼後三14】「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

【彼後三15】「並且要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照著所賜給他的智慧寫了信給你們。」

【彼後三16】「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講論這些事。信中有些難明白的,那無學問、不堅固的人強解,如強解別的經書一樣,就自取沈淪。」

  • 三14-18a的主題是「殷勤長進」,與一3-15「殷勤裝備」前後呼應。
  • 14節可譯為「所以,親愛的,既然你們等候這些事,就要竭力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責,在主前和睦」(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一個信徒的行為,是因著「神的性情」(一4),也取決於是否盼望基督再來(12節)和新天新地(13節)。一個盼望基督再來的人,最重要的不是急著事奉、傳福音,而是「竭力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責」,「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專心藏在沒有瑕疵的祭牲基督里(彼前一19)、與神和好。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十二14),「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雅四4);相反,「公義的果效必是平安;公義的效驗必是平穩,直到永遠」(賽三十二17),這樣,「祂若顯現,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當祂來的時候,在祂面前也不至於慚愧」(約壹二28;林後五10)。而那些「已被玷污,又有瑕疵」(二13)的假師傅表面上殷勤事奉,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名利(二3);表面上竭力傳福音,其實在傳「陷害人的異端」(二1)。
  • 15a可譯為「並且要以我們主的容忍作為你們得救的機會」(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盡管天上的聖徒等候已久(啟六10-11),審判的日子早晚要來(二9;三7),但神卻恒久忍耐,因為祂要給世人「得救的機會」,也讓我們能做成自己「得救的工夫」(腓二12)。因此,我們怎麽能浪費「主看一日如千年」(8節)的寶貴時間呢?
  • 這些也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里的教導(羅二4;三25;九22)。保羅教導「因信稱義」(羅五1)的恩典,但卻被某些人用來否定審判(4節),曲解為可以多犯罪、就多彰顯神的恩典(羅三5-8;六1);保羅教導脫離律法得自由(羅八1-2,七4;加三10),但卻被人曲解為可以放縱情欲(二19)。古往今來的假師傅都喜歡標榜「凡事我都可行」(林前六12)、「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加五13),為自己的放縱辯解。真理裝備不足、或者信心軟弱的人,也常常體貼肉體,不是用神的話語潔凈自己,而是「強解」(16節)聖經來迎合自己,把自己想做的事解釋得貌似合理,結果只是掩耳盜鈴、「自取沈淪」(16節)。

【彼後三17】「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既然預先知道這事,就當防備,恐怕被惡人的錯謬誘惑,就從自己堅固的地步上墜落。」

【彼後三18】「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祂,從今直到永遠。阿們!」

  • 「你們既然預先知道這事」(17節),指知道有人會強解聖經,「自取沈淪」(16節)。真理只有一個,錯謬卻可以有成百上千、層出不窮;所以我們防備假師傅的第一個方法,就是用真理來裝備自己,才能慎思明辨,免得「被惡人的錯謬誘惑」(17節)。實際上,只要認真查考聖經,我們就能辨別出今天許多自稱「基督教」的組織都是假師傅。
  • 防備假師傅的第二個方法,就是追求屬靈生命的長進,從認識基督開始,借著每日與主同行而不斷進深(一5-7)。信徒的一生,就是不斷「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的過程,是不斷信靠和經歷恩典、認識基督的過程。屬靈生命不進則退,我們若不在恩典上長進,就會忽略或濫用恩典;我們若不在知識上長進,就會被「那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提前六20)誘惑,兩者都會讓我們「從自己堅固的地步上墜落」(17節)。
  • 關於「恩典」的更多解釋,參見彼前一10注解。
  • 三18b「榮耀歸給主」與一1-2「平安加給人」首尾呼應。「榮耀」是單單屬於神的(賽四十二8;彼前四11),「願榮耀歸給祂」(18節;一17),等於宣告基督與神同等,讓榮耀「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祂」(猶25;腓二11),我們也能「得享祂永遠的榮耀」(彼前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