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後三1】「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

【提後三2】「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

【提後三3】「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

【提後三4】「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

【提後三5】「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

  • 三1-9的主題是「防備末世的敗壞」,與二14-26「要作無愧的工人」前後呼應。「這等人你要躲開」(5節),是1-9節唯一的命令。
  • 當保羅提到魔鬼擄去人心(二26),立刻指出:假師傅的影響揮之不去、提摩太難以平息風波,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假師傅正是末世亂象的一部分(提前四1;彼後三3;猶18),「你該知道,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1節)。
    • 「末世」並非將來的某個世代,而是新約教會所處的世代(林前十11),也就是從基督第一次降世到祂再來之間的時代(來九26),又稱為「末後的日子」(徒二17)。在猶太人的觀念中,歷史可以分為現今的世代和彌賽亞來臨之後的未來的世代,即「今世、來世」(太十二32;可十30;路十八30),但新約進一步教導,「來世」因主耶穌已經臨到了。現在是兩個世代互相重疊的「末世」,信徒已經被拯救脫離了現今「罪惡的世代」(加一4),並且已經開始嘗到「來世權能」(來六5)。因此,6-9節的時態都是現在式,而非未來式。
    • 有的人到教會只想聽正面、積極的信息,卻不愛聽負面、消極的信息,但聖靈卻不住地「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並且會越來越糟(四3-4),基督再來之前將達到高潮。「危險的日子」本來會使人深感沮喪,但卻是信徒等候主的盼望和基督再來的確據(路二十一28),因為這正是主所預言的(可十三22)。
  • 2-4節可譯為「那時人會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毀謗,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沒有親情,抗拒和解,好說讒言,不能節制,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好宴樂,不愛神」(和合本修訂版)。這份末世惡行的清單,證明現在已經是末世了。
    • 「專愛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這是假師傅的主要特征(提前六4-10),本質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代替神。
    • 這份清單諷刺地以「愛」作為開始和結束:開始於「專愛自己,貪愛錢財」,結束於「愛好宴樂,不愛神」。
  • 具有2-4節這些惡行的人,竟然也能裝出「敬虔的外貌」(5節),甚至成為迷惑人的假師傅。對於這些「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5節)的背道者,保羅的吩咐既不是「溫溫和和地」(二24)對待,也不是「用溫柔勸戒」(二25),而是「這等人你要躲開」(5節)。
  • 具有2-4節這些惡行的人,很可能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這份清單就像一面鏡子,痛苦地揭開我們「敬虔的外貌」之下的屬靈真相。對於這樣的「我」,我們也要躲開,因為「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羅八13)。

【提後三6】「那偷進人家、牢籠無知婦女的,正是這等人。這些婦女擔負罪惡,被各樣的私欲引誘,」

【提後三7】「常常學習,終久不能明白真道。」

【提後三8】「從前雅尼和佯庇怎樣敵擋摩西,這等人也怎樣敵擋真道。他們的心地壞了,在真道上是可廢棄的。」

【提後三9】「然而他們不能再這樣敵擋;因為他們的愚昧必在眾人面前顯露出來,像那二人一樣。」

  • 6-9節進一步解釋以弗所教會的假師傅如何「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5節),迷惑軟弱無知的人。
  • 「偷進人家」(6節),指不光明正大地潛入別人家中,與軟弱的婦女私下接觸。
  • 「牢籠無知婦女」(6節),指迷惑和操縱軟弱的婦女,尤其是富有的年輕寡婦(提前二9-15;四7;五3-16),這是以弗所假師傅的特點。
  • 這些「無知婦女」並非智商低,而是因為她們不肯在神面前治死自己的罪,所以「擔負罪惡,被各樣的私欲引誘」(6節),心里充滿各種私心雜念(路八14)。她們雖然「常常學習」(7節),但學的卻不是聖經,所以「終久不能明白真道」(7節),因為只有聖經才能「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16節)。今天,有些人雖然常常參加各種聚會,在網上東看西看,但卻不肯好好讀經,學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認識神、順服神,所以很容易中了「野瓜藤」的毒(王下四39-40),被各種異端教導和似是而非的道理欺騙。教導和追隨謬誤的人,往往都不肯面對自己道德的失敗。
  • 第8節可譯為「從前雅尼和佯庇怎樣反對摩西,這等人也怎樣抵擋真理;他們的心地敗壞,信仰經不起考驗」(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猶太傳統認為,「雅尼和佯庇」是法老手下抵擋摩西的術士(出七11;八7),代表用欺騙的手段抵擋真理的人。
  • 第9節可譯為「然而,他們沒有進步,因為他們的愚昧必在眾人面前顯露出來,像那兩人一樣」(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雖然假師傅的迷惑會得逞一時,但忠心的信徒不必灰心,因為無論是「敬虔的外貌」(5節)、還是似是而非的道理,都經不過時間和事實的考驗。假師傅的結局終將到來,「他們的愚昧必在眾人面前顯露出來」,欺哄人的伎倆必會暴露。

【提後三10】「但你已經服從了我的教訓、品行、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

【提後三11】「以及我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我所忍受是何等的逼迫;但從這一切苦難中,主都把我救出來了。」

【提後三12】「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提後三13】「只是作惡的和迷惑人的,必越久越惡,他欺哄人,也被人欺哄。」

  • 三10-17的主題是「在聖經的真理上站穩」,與二1-13「在基督的恩典上剛強」前後呼應。「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里」(14節),是10-17節唯一的命令。
  • 10節可譯為「但你已經追隨了我的教導、行為、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保羅和提摩太親密的師徒關系建立在言傳身教上(林前四17),我們也應當效法保羅,無論是傳福音、教導人、還是教養兒女,首先要活出自己所教導的,讓自己的「行為、志向、信心、寬容、愛心、忍耐」成為福音的見證。傳道人若不敢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十一1),與那些「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5節)的假師傅有什麽兩樣呢?
  • 此時保羅提起自己「在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所遭遇的逼迫、苦難」(11節),包括保羅在提摩太老家路司得差點被石頭打死的經歷(徒十四19-20),是為了喚起提摩太少年的回憶(徒十六1)。
  • 「從這一切苦難中,主都把我救出來了」(11節),不但證明主的慈愛和大能,也證明保羅是主的仆人(詩三十四17、19)。主是信實的,既然祂允許保羅在祂的旨意中經歷難處,就會在「這一切苦難中」一路陪伴他、搭救他。「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12節),因為「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十四22),只有一條十字架的道路可走,沒有例外。每一個真信徒都要預備和保羅一樣面對逼迫,「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10),「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羅八17)。
  • 末世不會越變越好,只會越來越壞。一方面,是「凡立志在基督耶穌里敬虔度日的」都要受逼迫;另一方面,「作惡的和迷惑人的」(13節)假師傅卻在錯誤的方向上一帆風順,「必越久越惡」(13節)。但那些假師傅謊言說久了,連自己都信以為真,「欺哄人,也被人欺哄」(13節),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因為真正的仇敵乃是撒但。

【提後三14】「但你所學習的,所確信的,要存在心里;因為你知道是跟誰學的,」

【提後三15】「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提後三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譯: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提後三17】「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

  • 信徒若要不被「作惡的和迷惑人的」(13節)欺哄,就當隨時把真道「存在心里」(14節)。提摩太之所以應當持守所學的真道,是因為:
    1. 「你知道是跟誰學的」(14節),包括提摩太的母親、外祖母和保羅。這些人的生命見證,使提摩太能確信自己所學的真道。
    2. 「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15節),與假師傅「心地壞了」(8節)、「欺哄人,也被人欺哄」(13節)形成對比。信徒只有熟悉聖經,才能不被「敬虔的外貌」(5節)迷惑,得以「脫離卑賤的事」(二21),作合乎主用的貴重器皿(二21)。「聖經」原文是「神聖的作品」,這是猶太人的常用字,指舊約聖經。舊約的功用是預表基督,把人領向基督,「因信基督耶穌」而得救。猶太兒童從五歲開始學習聖經(《密西拿 Mishnah》Pirkei Avot 5:21),提摩太也按猶太人的規矩,從小接受外祖母羅以和母親友尼基教導聖經(一5;申六7)。
  • 雖然新約提到的「聖經」是指舊約,但使徒們也承認一些新約書信是聖經。比如保羅曾引述路十7「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認為這是聖經(提前五18);彼得也承認保羅的書信都是聖經(彼後三16)。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地把16-17節的原則應用到新約聖經上。
    •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16節),原文意思是「聖經都是神吹氣的」。聖經不是出於人的思想,也不是綜合了古代文明的智慧,而是神將祂的話語借著聖靈「吹」到作者里面,再以不同作者的風格寫出來,原文都是神的話語。
      • 「都是」原文的意思可以是「每一個」,也可以是「全部」。如果是「每一個」,則可譯為「凡神所默示的聖經」;如果是「全部」,則應譯為「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根據新約其他部分類似的用法,「全部」才是正確的翻譯,所以英文KJV、ESV、NASB、NIV譯本和中文聖經新譯本都譯為「全部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
      • 有些異端(如全能神/東方閃電)根據和合本16節括號中的「或譯:凡神所默示的聖經」,認為聖經中有些內容是神所默示的,有些則不是。結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就被他們理解成「凡被某些人所認可的聖經,才是神所默示的」。
    • 保羅在這里並不是要強調舊約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因為當時的猶太人都接受這個教義。保羅所要強調的是:因為「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帶著神的能力,所以能成為提摩太事奉的依據:
      1. 「教訓」(16節),是從正面教導,提摩太必須根據聖經「善於教導」(二24)。
      2. 「督責」(16節),是從反面責備,提摩太必須根據聖經「勸戒那抵擋的人」(二25)、「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四2)。
      3. 「使人歸正」(16節),是從反面使人離開不義(二19)。
      4. 「教導人學義」(16節),是從正面教導人過敬虔的生活(二22)。
      5. 「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17節),使神的仆人被裝備好,「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二21)。「屬神的人」在此特指提摩太(提前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