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十七1】「拿著七碗的七位天使中,有一位前來對我說:『你到這里來,我將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所要受的刑罰指給你看。」

【啟十七2】「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

  • 《啟示錄》中出現了三個重要的女人:十二1-17的「婦人」、十七1-十九5的「大淫婦」、從十九7開始的「新婦」。「婦人」和「新婦」代表教會歷史中的兩個階段,「大淫婦」則是模仿教會,用地上的天國來假冒神的國。
  • 介紹「大淫婦」(1節)的天使,和介紹「新婦」(二十一9)的天使,都是「拿著七個金碗」(二十一9)的七位天使之一。這個特意的安排,表明十七-二十一章的異象都是七碗帶出的結果:十七1-十八24是詳述第七碗中的巴比倫傾倒(十六19),十九17-21是詳述第六碗中的哈米吉多頓大戰(十六13-16),其他部分都是詳述「成了」(十六17)。這個特意的安排,也提醒我們:
    1. 七碗審判的目的,不但要傾倒「大巴比倫」(5節),而且要降下「新耶路撒冷」(二十一2);不但要燒盡「大淫婦」(16節),也要預備好「新婦」(十九7)。因此,在七碗結束的那一刻,「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十九7)。
    2. 我們只有看清「大淫婦」醜陋污穢的真面目(4節)和「所要受的刑罰」(1節),才會愛慕「新婦」的美麗和價值。
    3. 信徒在「大淫婦」和「新婦」、「大巴比倫」和「新耶路撒冷」、地上天國和神的國之間,只能有一個選擇:不可今天做「大淫婦」、明天做「新婦」,現在住在「大巴比倫」、將來住在「新耶路撒冷」,也不要幻想一面追求地上天國、一面盼望神的國降臨。凡是將來要進入「新耶路撒冷」的(二十一27;二十二14),今天就必須趕快從「大巴比倫」出來,「免得與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災殃」(十八4;二十二15)。
  • 「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1節),就是「大巴比倫」(5節)、「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18節),象征一個抵擋神、引誘人的社會、經濟體系,用地上的天國假冒神的國。對於最初的讀者來說,就是長達兩百年的「羅馬和平 Pax Romana」。先知耶利米把統治列國的巴比倫形容為「住在眾水之上」(耶五十一13),這「大淫婦」也「坐在眾水上」(1節),象征控制世界,受到「多民、多人、多國、多方」(15節)的普遍擁戴;就像當時的「羅馬和平」給帝國境內的人民帶來許多好處,以致到處盛行敬拜羅馬女神和凱撒。神給古今所有「大淫婦」式的社會、經濟體系都定了同樣的兩條罪:
    1. 「用淫行敗壞世界」(十七2;十八23b;十九2);
    2. 「流仆人血的罪」(十七6;十八24;十九2)。
  • 在舊約中,神的百姓被比作神的妻子(結十六8),而對神不忠的以色列就是「行淫的妻」(結十六32;耶三9)。但這「淫婦 πόρνη/porne」原文就是「娼妓」(太二十一31-32;路十五30;林前六15-16),並非不忠的選民,而是如先知那鴻和以賽亞所預言的外邦大城(鴻三4;賽二十三16-17)。
  • 「住在地上的人」(2節),就是那些「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8節)。
  • 由於「大巴比倫」繁榮昌盛,所以「地上的君王」(2節)和百姓都樂意與「大淫婦」做生意,也接受她的宗教、文化和價值觀。因此,天使把他們比作與娼妓「行淫」(2節)、「喝醉了她淫亂的酒」(2節)。過去,「地上的君王」必須接受羅馬的冊封、順從羅馬的法律,「住在地上的人」必須敬拜羅馬的凱撒,才能享受「羅馬和平」所帶來的繁榮。今天,世人若想在全球化的社會、經濟體系里有所成就、分得一勺羹,也要順從世界的秩序和觀念。

【啟十七3】「我被聖靈感動,天使帶我到曠野去,我就看見一個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那獸有七頭十角,遍體有褻瀆的名號。」

【啟十七4】「那女人穿著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用金子、寶石、珍珠為妝飾;手拿金杯,杯中盛滿了可憎之物,就是她淫亂的污穢。」

【啟十七5】「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秘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啟十七6】「我又看見那女人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我看見她,就大大地希奇。」

  • 「曠野」(3節),可能就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海旁曠野」(賽二十一1)、也就是「大巴比倫」(5節)。我們只有到了「曠野」,才不會被「大淫婦」(1節)的奢華表面(4節)所迷惑,而是看透神「必使巴比倫為箭豬所得」(賽十四23)、使它淪為「曠野」的結局。
  • 「女人騎在朱紅色的獸上」(3節),象征倚靠「獸」的勢力、得到「獸」的全力支持。對於最初的讀者來說,「大淫婦」代表羅馬和平(18節),「獸」代表羅馬帝國。敵基督會在某些歷史階段暫時表現為「大淫婦」,而不變的本質則是「獸」。
  • 「朱紅色的獸」與大紅龍的顏色一樣(十二3;賽一18),「七頭十角」(3節)與十角七頭的海獸(十三1)一樣。那獸是在「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十三1),而這獸是「遍體有褻瀆的名號」(3節),實際上是同一個獸,只是越來越猖狂。
  • 「紫色」(4節)是從地中海骨螺(Murex)中取出來的,據說每一只骨螺只能供給一滴紫色液體,骨螺打撈出來必須立即割開,否則染色液便會變幹。「朱紅色」(4節)是從一種橡樹葉子上的小昆蟲中提煉的顏料。這兩種顏料物以稀為貴,是古代奢華的象征(箴三十一21-22;路十六19)。
  • 「金杯」(4節)外表看起來富貴輝煌,里面卻盛滿了「可憎之物」(4節),只是為了誘惑人:「巴比倫素來是耶和華手中的金杯,使天下沈醉」(耶五十一7)。「可憎之物」在舊約中特指拜偶像(申二十九17;王下二十三24;代下十五8;耶七30;結二十7;但十二11)。
  • 「額上有名寫著」(5節),可能指羅馬城的娼妓在妓院里把刻有自己名字的頭巾纏在前額。「大淫婦」的穿著雍容富貴、庸俗炫富,很能吸引人,實際上只是一個推銷「淫亂的污穢」(4節)的娼妓。
  • 「大淫婦」是對羔羊「新婦」(二十一2)的假冒,「大巴比倫」是對「新耶路撒冷」(二十一2)的模仿。正如教會是基督的「奧秘」(弗三4),「大巴比倫」也是敵基督的「奧秘」(5節),要用地上的冒牌天國迷惑人,讓世人安於罪中之樂、信徒也樂不思主。
  • 「世上的淫婦」(5節),指世上一切引誘人離開神的人、事、物。「母」(5節),指源頭,與那位頭戴十二星冠的母親形成對比(十二1-2)。「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六10),「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西三5;弗五5),所以「大淫婦」的經濟體系也會「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5節)。
  • 「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6節),這是尼祿和多米田時代羅馬帝國大肆殺害信徒的寫照。過去,人們享受「羅馬和平」的前提是敬拜凱撒、棄絕主的道(二13),加入行業公會的條件是「行奸淫,吃祭偶像之物」(二20),否則就會像別迦摩的信徒一樣被殺害,或像推雅推喇的信徒一樣受排斥。今天,經濟越全球化、大眾傳媒越發達,倚靠大眾生存的政治、商業、文化、教育和學術界就越媚俗,敬畏神的人也越來越被邊緣化。今天,在某些自詡精英的知識分子圈子中,說真話是需要極大勇氣的。這個經濟繁榮、道德淪喪、討好大眾的社會,也同樣「喝醉了聖徒的血和為耶穌作見證之人的血」。

【啟十七7】「天使對我說:『你為什麽希奇呢?我要將這女人和馱著她的那七頭十角獸的奧秘告訴你。」

【啟十七8】「你所看見的獸,先前有,如今沒有,將要從無底坑里上來,又要歸於沈淪。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見先前有、如今沒有、以後再有的獸,就必希奇。」

  • 「先前有,如今沒有,將要從無底坑里上來,又要歸於沈淪」(8節),這是對「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二8;一18)覆活羔羊的拙劣模仿。
  • 「先前有、如今沒有、以後再有」(8節),是刻意與神的「昔在、今在、以後永在」(一4、8;四8)進行對比。
  • 「先前有」,可能指這獸從前在地上行使絕對的權柄。
  • 「如今沒有」,可能指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得勝使那獸「受了死傷」(十三3),好讓「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二十四14)。因此,雖然「那不法的隱意已經發動,只是現在有一個攔阻的」(帖後二7),所以這獸只能藏在幕後。
  • 「將要從無底坑上來」,可能指到了末期,「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帖後二7-9),重新獲得權柄(十三1-2)。
  • 「又要歸於沈淪」,指這獸的結局是被扔在火湖里滅亡(十九20;二十10)。
  • 「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8節),就是那些拜獸的人(十三8)。這些人可能出生在有基督信仰傳統的國家和家庭里,但他們並未蒙神揀選、重生得救,所以對神的永遠計劃毫無興趣、卻很容易被獸迷惑。所以見了這獸重新出現,「就必希奇」(8節),跟從並敬拜它(十三3-4)。高舉人、否定神的人本主義、進化論,全部都是從有教會傳統的國家里出現的。

【啟十七9】「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那七頭就是女人所坐的七座山,」

【啟十七10】「又是七位王;五位已經傾倒了,一位還在,一位還沒有來到;他來的時候,必須暫時存留。」

【啟十七11】「那先前有如今沒有的獸,就是第八位;他也和那七位同列,並且歸於沈淪。」

  • 「智慧的心在此可以思想」(9節),表明以下解釋並不容易理解。雖然天使講解了「這女人和馱著她的那七頭十角獸的奧秘」(7節),但未知的空間反而更大了。罪的後果總是出人意料,正如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現實越來越魔幻,連編劇都不敢敞開想象。因此,可能要等所有的預言都應驗了,我們才能真正明白這些預言。
  • 本書最初的讀者都知道,「七座山」(9節)就是指羅馬城。羅馬城座落在台伯河(Tiber River)旁的七座山丘上,號稱「七山之城 Urbs Septicollis」。
  • 「七位王」(10節),可能指歷史上轄制神百姓的七大政治勢力:埃及、亞述、巴比倫、瑪代波斯、希臘、羅馬、現代極權主義。寫《啟示錄》的時候,埃及、亞述、巴比倫、瑪代波斯和希臘帝國「已經傾倒了」(10節),羅馬帝國「還在」(10節),但第七位「還沒有來到」(10節)。
  • 「他來的時候,必須暫時存留」(10節),可譯為「他來的時候必須只暫時停留」(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表明第七位王只是曇花一現。正如極權主義的納粹德國和蘇聯,雖然貌似強大,但只是歷史的匆匆過客。
  • 「第八位」(11節)就是「那先前有如今沒有的獸」(3、11節),也就是從海中上來的「十角七頭」獸(十三1)。「他也和那七位同列」(11節),可能指敵基督的所作所為與七王同出一轍,本質都是「獸」。這獸變化多端、身分眾多,時而是王、時而是國,這正是撒但一向的伎倆,實際上每個王、每個國都是那「獸」本身,結局都是「歸於沈淪」(11節)。

【啟十七12】「你所看見的那十角就是十王;他們還沒有得國,但他們一時之間要和獸同得權柄,與王一樣。」

【啟十七13】「他們同心合意將自己的能力、權柄給那獸。」

【啟十七14】「他們與羔羊爭戰,羔羊必勝過他們,因為羔羊是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同著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也必得勝。』」

  • 「十王」(12節)可能是真實的數目,也可能是用「十」來象征全部、眾多。
  • 這「十王」(12節)與其他「地上的君王」(2節)不同。「地上的君王」為巴比倫大城的傾倒而哀哭(十八9),而「十王」卻「必恨這淫婦」(16節),與獸聯合、毀滅了淫婦(16-17節)。
  • 這「十王」也與「七位王」(10節)不同,「七位王」是在歷史上逐一出現的,而「十王」則將出現在同一時期,成為敵基督的幫兇(13節)。
  • 「但他們一時之間要和獸同得權柄,與王一樣」(12節),可譯為「但他們要和那只獸同得權柄作王一個時辰」(和合本修訂版,英文ESV譯本),表明「十王」的權柄與獸息息相關、互相呼應,但在歷史中只是短暫的一段時期。
  • 「與王一樣」,原文意思是「好像君王」,表示這「十王」雖然有君王一樣的權柄,但實際上並不是王。正如今天的主流媒體、科技大公司、網絡大平台膨脹到一個地步,自稱是「無冕之王」,自己賦予自己「第四權」,試圖控制世人的輿論和思想。又如隱藏在一切之後的全球金融資本,更是真正的「無冕之王」。
  • 「他們同心合意將自己的能力、權柄給那獸」(13節),因為控制這一切的乃是撒但,「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十三2)那獸。過去,我們以為只有在專制社會下,群眾才有可能「同心合意」;今天,我們卻發現「異口同聲」這種事,照樣也會發生在憲政民主下。這毫不奇怪,因為自以為神的罪人「同心合意」地合作一件事的時候,無論是建造巴別塔(創十一3)、「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詩二2),還是建立高舉人、倚靠人的福利社會和大政府,在背後操縱的都是撒但,而坐在天上必發笑的、則是我們的神(17節;詩二4)。
  • 在屬靈的爭戰中,敵基督和地上的勢力與信徒爭戰,實際上都是「與羔羊爭戰」(14節),「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詩二2)。而「同著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14節)信徒並不是依靠自己的勢力和能力得勝,而是跟隨羔羊,支取「萬主之主,萬王之王」(14節)的得勝。聖靈清楚地向當時和今天受苦的信徒宣告:「同著羔羊的」,必然是「蒙召」的,「蒙召」的必然會「被選」,而「被選」的一定會用實際生活證明他們是「忠心」的,所以他們「也必得勝」!

【啟十七15】「天使又對我說:『你所看見那淫婦坐的眾水,就是多民、多人、多國、多方。」

【啟十七16】「你所看見的那十角與獸必恨這淫婦,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她燒盡。」

【啟十七17】「因為神使諸王同心合意,遵行祂的旨意,把自己的國給那獸,直等到神的話都應驗了。」

  • 當「淫婦」(15節)坐在「眾水」(15節)之上、備受世人歡迎的時候,也是坐在隨時都會爆發的火山之上。正如羅馬最大的成功、也是它最大的危機。羅馬帝國始於一個城邦,靠著一元化的宗教、歷史敘事和政治制度,團結一致、實現了崛起。但是,當羅馬帝國把「多民、多人、多國、多方」(15節)都納入版圖之後,幅員廣大、種族覆雜,各方的利益越來越難以調和。從凱撒開始,為了安撫越來越多的邊疆民族,羅馬開始吸納高盧、日耳曼、阿拉伯等邊疆民族的議員進入元老院。種族的多元化帶來了宗教和歷史敘事的多元化,隨著官方認可的神明越來越多,民族認同和文化傳統所能產生的凝聚力也越來越差。多元化需要同時滿足的訴求太多,能夠形成的合力又太小。羅馬皇帝的蠻族雇傭軍越多,就越難滿足承諾他們的利益,社會的治理成本急劇增加。為了解決多元化危機,只能用官方的宗教融合不同的種族、統合被多元化分解得支離破碎的羅馬帝國,凱撒崇拜便應運而生。
  • 墮落的世人既然否定絕對真理,自以為「如神能知道善惡」(創三5),又怎麽能夠「同心合意」(17節)呢?因此,只有利用拜獸的宗教和獸印的捆綁(十三15-16),才能把「住在地上的人」(十三14)都綁在獸的戰車上。今天,最常見的捆綁方式就是建立龐大的福利社會和公務員體制,讓越來越多的人倚賴政府、敬拜那獸,而不是倚靠神、敬拜神。
  • 但是雖然大淫婦和獸互相利用(3-5節),但這種合作卻無法長久,正如「羅馬帝國」和「羅馬和平」之間並不能維持和平,君王、貴族和平民也不能成為好兄弟,經濟活力和福利社會勢必水火難容。因為罪必殺死罪人,邪惡都有自我毀滅的能力,無神論先天帶有自毀裝置。雖然烏合之眾可能會為了共同的目標暫時「同心合意」(17節),但成功的高潮往往是罪人彼此紛爭的開始,只要時過境遷,馬上就會因為利益沖突而勾心鬥角、內訌瓦解。
  • 「使她冷落赤身,吃她的肉,又用火將她燒盡」(16節),就像耶洗別(二20)的下場(王下九30-37),比喻「巴比倫大城」的傾倒(十八1-24)。撒但的目的是抵擋神,用冒牌的地上天國來阻擋神的國,並不是讓世人在人間天國永享幸福和平。人若拒絕真理、無視地上資源的有限,無論怎樣寅吃卯糧、拆東補西,無論何種形式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 or Pyramid scheme),最終都是要還的:倚靠高舉多元化上台的,最後必亡於退化;倚靠鼓吹平等上台的,最後必亡於平均;倚靠政治正確上台的,最後必亡於死寂;倚靠福利許願上台的,最後也會亡於破產。因此,當獸無法向背景覆雜、眾口難調的拜獸者們兌現承諾的時候,必然會把「大淫婦」(1節)當作替罪羊;而那些藏在背後的「十角」(16節)也會推波助瀾,把一切問題都推到「大淫婦」身上。因此,「羅馬和平」最終毀於羅馬帝國,羅馬城最終毀於自己「以蠻制蠻」的政策,將來的地上天國也將毀於「住在地上的人」(2節)。那時,敵基督將撕下溫情迷人的假面具,直接用軍事獨裁代替「大淫婦」的社會、經濟體系。
  • 「王的心在耶和華手中,好像隴溝的水隨意流轉」(箴二十一1),神能使用「人的忿怒」(詩七十六10)成全祂榮美的旨意。祂過去能用亞述管教悖逆的以色列民(賽十5-6),將來也能使「諸王同心合意,遵行祂的旨意」(17節),以毒攻毒,使獸國分裂、自掘墳墓。這否定了任何一種二元論,暫時的邪惡權勢也是為神的旨意而存在的。
  • 「直等到神的話都應驗了」(17節),原文是覆數,包括成就神國度的許多計劃。

【啟十七18】「你所看見的那女人就是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

  • 「大淫婦」(1節)的身分現在已經很清楚了:她就是「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18節),過去是覆蓋整個地中海地區的「羅馬和平」,將來則是一個抵擋神、引誘人的全球化社會、經濟體系。
  • 「大淫婦」引誘「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2節),不是為了讓人在理想國(Republic)或烏托邦(Utopia)里永遠享受幸福、和平,而是用假冒的地上天國捆綁人、阻擋神的國,讓世人感恩戴德,讓罪人安心滅亡;也讓信徒不必盼望基督再來,而是定居「所多瑪」(創十三10)、不肯「從那城出來」(十八4)。今天,你已經被她轄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