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十九1】「此後,我聽見好像群眾在天上大聲說:哈利路亞(就是要讚美耶和華的意思)!救恩、榮耀、權能都屬乎我們的神!」
【啟十九2】「祂的判斷是真實公義的;因祂判斷了那用淫行敗壞世界的大淫婦,並且向淫婦討流仆人血的罪,給他們伸冤。』」
【啟十九3】「又說:哈利路亞!燒淫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
【啟十九4】「那二十四位長老與四活物就俯伏敬拜坐寶座的神,說:阿們!哈利路亞!」
【啟十九5】「有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神的眾仆人哪,凡敬畏祂的,無論大小,都要讚美我們的神!」
- 十九1-二十10是災難的結局:基督的再來。
- 「巴比倫大城」(十八2)的傾倒,就像一場宏大的歌劇,地上所唱的是挽歌,而天上所唱的卻是頌歌,宣告這場審判顯明「救恩、榮耀、權能都屬乎我們的神」(1節)!
- 1-8節是天上的詩班所唱的四首哈利路亞頌,每首都包括一句「哈利路亞」(1、3、4、6節)。「哈利路亞 ἁλληλουϊά/allelouia」是希伯來語「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一百零四35)的音譯,新約只有本章出現過。「哈利 הָלַל/hä·lal’」的意思是「讚美」,「路」是祈使語氣,「亞 יָהּ/yä」是「耶和華」的簡稱。
- 1-2節是第一首哈利路亞頌,就像回應天上的命令:「你們都要因她歡喜,因為神已經在她身上伸了你們的冤」(十八20)。這首哈利路亞頌不但是敬拜和讚美的頌歌,也是歡呼罪惡失敗、公義得勝的凱歌。「巴比倫大城」的傾倒不只是因為獸國的內訌,也不只是因著神的能力,更是因為「祂的判斷是真實公義的」(2節)。「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代下十六9),「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祂都鑒察」(箴十五3),祂「沒有不義,不偏待人,也不受賄賂」(代下十九7)。因此,到了時候,祂必然「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太十六27),絕不姑息罪惡、不義。正如天文學家開普勒所說:「道德律是不能被破壞的,正如地心吸力之不能違反。違反只有叫道德律的牢不可破更加彰顯」!因此,這首哈利路亞頌再次強調了「大淫婦」、也就是抵擋神的社會、經濟體系的兩條大罪:
- 「用淫行敗壞世界」(2節;十七2;十八23b);
- 「流仆人血的罪」(2節;十七6;十八24)。
- 第3節是第二首哈利路亞頌。神是一位創造者,祂不但拆毀、更要重建。這句「哈利路亞」(3節)既是除舊,也是迎新;舊世界中「燒淫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3節),正是「新天新地」(二十一1)的前奏。
- 第4-5節是第三首哈利路亞頌。「阿們」(4節),意思是完全同意前面所說的。「阿們!哈利路亞」(4節),是回應詩一百零六48的頌讚。
【啟十九6】「我聽見好像群眾的聲音,眾水的聲音,大雷的聲音,說: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
【啟十九7】「我們要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祂。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新婦也自己預備好了,」
【啟十九8】「就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
- 6-8節是第四首哈利路亞頌。這句「哈利路亞」(6節)不是因為「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十八2),而是「因為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6節)。這是回應第七號吹響後的宣告:「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十一15),「昔在、今在的主神——全能者啊,我們感謝禰!因禰執掌大權作王了」(十一17)。韓德爾《哈利路亞大合唱》的歌詞,引自6、16節和十一15。
- 這句「哈利路亞」不但歡呼「全能者作王了」,更是歡呼「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7節)。實際上,整個七印、七號、七碗的終點,不是「巴比倫大城」的傾倒,而是「羔羊婚娶的時候」。
- 《啟示錄》中出現了三個重要的女人:十二1-17的「婦人」、十七1-十九5的「大淫婦」、從十九7開始的「新婦」(7節)。「婦人」和「新婦」代表教會歷史中的兩個階段,「大淫婦」則是模仿教會,用地上的天國來假冒神的國。當「大淫婦」被燒(十七16)、「巴比倫大城傾倒」之後,「羔羊婚娶的時候」就到了。主耶穌基督將擺設筵席、迎娶教會(約三29;太二十二2;可二19)!
- 「新婦」象征教會(弗五27),也就是「新耶路撒冷」(二十一9-10),而結婚象征教會與基督完全聯合。古代以色列人結婚,必須先訂婚、再結婚,訂婚後雙方就被視為合法夫妻。正式結婚時男方到女方家迎娶,婚宴通常長達七天之久(創二十九22、27-28)。教會已經被「許配」給了基督(林後十一2),基督再來時將正式擺設婚筵,而「羔羊之婚筵」(9節)可能長達一千年(二十3),一直到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新婦才完全「妝飾整齊」(二十一1-2)。
- 為了出席「羔羊之婚筵」,「新婦」必須「潔凈自己」(林後七1;約壹三3)、「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猶21),才能「自己預備好了」。但更重要的卻是新郎的預備(弗五25-27),基督從升天開始,就已經預備「羔羊之婚筵」。正如祂所應許的:「在我父的家里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們也在那里」(約十四2-3)。因此,七印、七號、七碗,實際上都是向受苦的教會預告一個美麗的婚宴:教會的整個歷史,就是羔羊「預備」婚筵的過程,也是新婦「自己預備好了」的過程!
- 「細麻衣」(8節)是尊貴人穿的衣服(創四十一42;賽三23)。新婦「蒙恩得穿光明潔白的細麻衣」(8節),意思是得著了穿「細麻衣」的資格,與大淫婦靠自己穿著「紫色和朱紅色的衣服」(十七4;十八16)形成對比。
- 「這細麻衣就是聖徒所行的義」(8節),是用眾多聖徒的義行編織而成的。白白稱義、忠心順服的信徒都應當「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腓二12),因為「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里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
【啟十九9】「天使吩咐我說:『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對我說:『這是神真實的話。』」
【啟十九10】「我就俯伏在他腳前要拜他。他說:『千萬不可!我和你,並你那些為耶穌作見證的弟兄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因為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
- 天使吩咐「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9節),又強調:「這是神真實的話」(9節),表明這句話非常重要。
- 「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就是與國度有分的人(可十四25;太八11;二十二2;賽二十五6),信徒既是新婦、也是賓客。「有福了」,是因為這不是人配得的,而是神主動的恩典。「這是神真實的話」,是對當時的讀者、苦難中的教會的恩言,因為他們都是有福的。這是啟示錄中的第四福(一3;十四13;十六15;十九9;二十6;二十二7、14)。
- 把天使誤認為主來敬拜,是使徒約翰所犯的兩次同樣的錯誤(十九10;二十二8-9)。他特地將兩次細節記錄下來,提醒信徒不可敬拜天使和人,更不可敬拜自稱為神的凱撒,唯獨要「敬拜神」(10節)。
- 「因為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10節),可譯為「因為那些為耶穌作見證的人有預言的靈」(和合本修訂版),或「因為耶穌的見證是預言的靈」(英文ESV譯本)。
【啟十九11】「我觀看,見天開了。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稱為誠信真實,祂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
【啟十九12】「祂的眼睛如火焰,祂頭上戴著許多冠冕;又有寫著的名字,除了祂自己沒有人知道。」
- 正當約翰等待新郎出場的時候(7節),卻突然出現了一位騎白馬的戰士(11節)。
- 「天開了」(11節),指主再來時公開的降臨,那時祂不再隱藏在空中雲里(帖前四17),而是眾目都可以看見祂(一7;徒一11)。
- 「白馬」(11節)象征勝利。「騎在馬上的」(11節)就是基督,祂第一次來的時候是「謙謙和和地騎著驢」(亞九9;太二十一5),第二次再來的時候將騎著爭戰得勝的「白馬」。
- 「稱為誠信真實」(11節),指基督的再來信實地成就了祂的應許(約十四3)。
- 「祂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11節),而不是為了報覆、征服。祂是一位審判官(賽十一3),也是一位戰士(賽六十三3);「審判」(11節)帶來了「爭戰」(11節),「爭戰」完成了「審判」。
- 「祂的眼睛如火焰」(12節),象征基督的審判乃是根據祂的鑒察,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向祂隱瞞(一14;二23)。
- 龍的七頭上各有一個「冠冕」(十二3),海獸的十角上也各有一個「冠冕」(十三1),基督更是「頭上帶著許多冠冕」,因為祂才是統治萬方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16節)。「冠冕 διάδημα/diadema」(12節;十二3;十三1)原文指君王所戴的王冠,與本書中另一個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冠冕 στέφανος/stephanos」(二10;三11;四4、10;六2;九7;十二1;十四14)不同。
- 「名字」(12節),原文是單數,代表基督的所是。
- 「除了祂自己沒有人知道」(12節),象征神還有隱秘的一面,受造者永遠都不能完全了解造物主。
【啟十九13】「祂穿著濺了血的衣服;祂的名稱為神之道。」
【啟十九14】「在天上的眾軍騎著白馬,穿著細麻衣,又白又潔,跟隨祂。」
- 「祂穿著濺了血的衣服」(13節),可能指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因為此時尚未開戰(19-20節),酒榨還未被踐踏(15節;十四20;賽六十三3)。基督的得勝不是因為祂流了別人的血,而是因為祂流了自己的血。
- 「祂的名稱為神之道」(13節),指基督就是神的生命之道,只有使徒約翰這樣形容過(約壹一1;約一1、14)。
- 「在天上的眾軍」(14節),可能指天使(十五6;結九2),也可能包括那些至死忠心的殉道者(十七14)。
- 在舊約時代,列國最強大的武器是戰車,所以神的「眾軍」總是駕著戰車出現(王下二11,六17;賽六十六15;哈三8;詩六十八17)。但在新約時代,羅馬帝國的強敵安息帝國最令人生畏的武器卻是輕騎兵,所以神的「眾軍」像帕提亞人一樣「騎著白馬」(14節)出現。聖靈所啟示的異象,往往是用當時的讀者最能理解的畫面、闡明神永恒的心意。
【啟十九15】「有利劍從祂口中出來,可以擊殺列國。祂必用鐵杖轄管(轄管:原文是牧)他們,並要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榨。」
【啟十九16】「在祂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寫著說:『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 「有利劍從祂口中出來」(一16),表明「神之道」(13節)大有能力,主用祂「所講的道」(約十二48)作為審判世人的依據。「擊殺列國」(帖後二8)、「殺戮惡人」(賽十一4),比喻定罪。
- 「用鐵杖轄管他們」(15節;二27;十二5),象征基督掌握全權(詩二9),無人能反抗。「轄管」和「踹踏」的主語原文都是一個加重語氣的「祂」,表示得勝是基督自己做成的,「天上的眾軍」(14節)只是跟隨。
- 「踹踏全能神烈怒的酒榨」(15節;十四20),引自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六十三2-3),象征神的仇敵最終徹底覆滅,可能就是第七碗時的哈米吉多頓大戰(十六13-16)。
- 「大腿」(16節),可能代表基督「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榨」(15節)的能力所在。
- 「萬王之王,萬主之主」(16節),表明基督統管萬有,祂的權柄和能力超乎地上的萬王和萬主。
【啟十九17】「我又看見一位天使站在日頭中,向天空所飛的鳥大聲喊著說:『你們聚集來赴神的大筵席,」
【啟十九18】「可以吃君王與將軍的肉,壯士與馬和騎馬者的肉,並一切自主的為奴的,以及大小人民的肉。』」
- 17至21節所描述的,可能就是第七碗時發生的哈米吉多頓大戰(十六13-16)。
- 還沒有開戰,天使就邀請空中的飛鳥來赴「神的大筵席」(17節),表明基督必然得勝。在天上有「羔羊之婚筵」(9節), 在地上有「神的大筵席」,形成強烈對比。
- 「天空」(17節)原文指中午太陽所到達的天頂位置,與鷹(八13)和天使(十四6)的位置相同。天使在哪里宣告了警告,就在哪里向拒聽警告的人宣告滅亡。
- 「人既屬乎血氣」(創六3),原文就是「人既屬乎肉」,結果就帶來了神的審判(創六13),因此,地上各種人的「肉」(18節)、也就是「血氣」都要被神對付掉。
【啟十九19】「我看見那獸和地上的君王,並他們的眾軍都聚集,要與騎白馬的並祂的軍兵爭戰。」
【啟十九20】「那獸被擒拿;那在獸面前曾行奇事、迷惑受獸印記和拜獸像之人的假先知,也與獸同被擒拿。他們兩個就活活地被扔在燒著硫磺的火湖里;」
【啟十九21】「其余的被騎白馬者口中出來的劍殺了;飛鳥都吃飽了他們的肉。」
- 敵基督的軍隊,是由「獸」(19節)親自領頭,「地上的君王,並他們的眾軍」(19節)跟隨。當基督再來的時候,全地的政治勢力和普羅大眾不但不會棄絕敵基督、悔改歸正,反而「都聚集,要與騎白馬的並祂的軍兵爭戰」(19節)。
- 那些「與王一樣」的「十王」(十七12),剛剛與「獸」一起合作毀滅了大淫婦巴比倫(十七16),現在也加入這支大軍「與羔羊爭戰」(十七14)。將來無論是舊媒體、新媒體、還是金融資本,只要自命是「無冕之王」的,都會和政治勢力、普羅大眾一起同心反對基督。
- 這麽大的勢力,雖然是烏合之眾,但也聲勢浩大。但是,這場戰爭還沒開始就結束了,「獸」和「假先知」(20節)瞬間就被擒拿,撒但的勢力貌似強大,但在基督面前都失去了能力。
- 「被扔在燒著硫磺的火湖里」(20節),代表永遠的刑罰(二十10、14、15;二十一8)。「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二十14),就是「地獄」(可九44),「在那里,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可九48),所以又被稱為「火湖」,是「為魔鬼和牠的使者所預備的」(太二十五41)。「神就是愛」(約壹四8),「火湖」本不是為人預備的。神為了阻止人去「火湖」,「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但若經百般勸阻,人還是執意要去,神最後也不會阻攔。
- 「其余的被騎白馬者口中出來的劍殺了」(21節),但並沒有立刻下「火湖」。哈米吉多頓大戰之後,「獸」和「假先知」將成為火湖的第一批永久居民,撒但暫時還要留在無底坑里(二十1-3),而「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二十15)的人,將覆活經過白色大寶座的審判,然後再「被扔在火湖里」(二十15)。
- 在第七碗的終點,同時出現了天地之間最喜樂的「婚宴」(7節)和最可怕的「火湖」。自從始祖墮落以後,人類一直被恐懼(來二15)和貪婪(提前六10)所欺騙、所利用、所轄制。人類要擺脫恐懼和貪婪,不能倚靠勇氣和審慎,而要懼怕當懼怕的(詩一百一十一10)、愛慕當愛慕的(詩七十三25)。聖靈向當時受苦的信徒發出邀請,也請今天每位讀者思想:你是願意「被請赴羔羊之婚筵」(9節),還是寧願淪為飛鳥的盛宴(21節)?你是渴慕在「新婦」(7節)里有分,還是甘心作「大淫婦」(2節)的一員?你是想被揀選進「天上的眾軍」(14節),還是想被裹挾入地上的「眾軍」(19節)?我們今天對基督的道有什麽樣的反應,將來就會有什麽樣的結局,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因為主耶穌說:「棄絕我、不領受我話的人,有審判他的——就是我所講的道在末日要審判他」(約十二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