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八1】「耶穌下了山,有許多人跟著祂。」
五至七章記錄了主耶穌的教訓,眾人聽了這些教訓都希奇祂的「權柄」(七29)。主耶穌在山上借著教訓顯明了權柄,下山以後就叫人真實地遇見那權柄。八1至九34摘錄了主耶穌所行的十大神跡,與其他福音相比,馬太福音沒有記錄太多的神跡細節,而是帶我們認識神跡所表明的天國之王的權柄,這個屬天的權柄是建立天國的根據。
【太八2】「有一個長大麻風的來拜祂,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凈了。』」
這個人認識自己的敗壞,需要得醫治,他也認識在主沒有「能」或「不能」,只有「肯」或「不肯」。聖經里的「大麻風」包括各種皮膚病,也包括嚴重的麻風病,麻風病會使人變得腥臭腐爛至死,和罪很相似。在舊約里所記長大麻風的人通常都是因為罪,是不潔凈的,應該隔離(利十三至十四章),而醫治「大麻風」是彌賽亞身份的標志之一(路七22)。人的天然肉體本性滿了罪污,在神的眼中看,都是「長了大麻風」。長大麻風的人進到城里是違反律法的(利十三46),這次相遇可能是發生在郊外,也可能這個人迫切到不惜違反律法的規定進了城,而「向祂跪下」這個謙卑的舉動表示他認識主的權柄。
【太八3】「耶穌伸手摸他,說:『我肯,你潔凈了吧!』他的大麻風立刻就潔凈了。」
律法規定大麻風病人必須隔離,主耶穌本可以只用一句話就醫治他,但主卻「伸手摸他」,為要表明祂「肯」憐憫我們,祂願意與污穢的罪人聯合,對我們的痛苦感同身受,「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來四15)。祂要從里面醫治我們,人的潔凈不能傳給人,救主的潔凈卻能傳給人。「我肯」原文「我是肯」或「我確實肯」,「能」不是問題,「肯」更是救主基督到地上來的目的,主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認識祂心中的「肯」,也經歷祂慈手的「能」。「你潔凈了吧」神的兒子話中有權柄,祂的服事工作大部分是用話語命令來成就的。
【太八4】「耶穌對他說:『你切不可告訴人,只要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獻上摩西所吩咐的禮物,對眾人作證據。』」
按照律法,大麻風痊愈後,要先給祭司察看,經祭司認定已潔凈後,才可以獻祭,在眾人面前見證(利十四2-20)。在主耶穌上十字架完成救贖大工、進入恩典時代之前,猶太信徒還必須按照律法的規條行事。
【太八5】「耶穌進了迦百農,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求祂說:」
「百夫長」是當時羅馬軍隊中的官銜,轄管一百個兵卒。這位「百夫長」是個外邦人,聖靈在啟示天國的權柄的時候,先是臨到猶太人(4節),接著就臨到外邦人(羅一16),這是天國實現的次序。
【太八6】「『主啊,我的仆人害癱瘓病,躺在家里,甚是疼苦。』」
「癱瘓病」患者在行動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世人在善事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百夫長為仆人代求,只是陳明苦狀,並未求主去醫治他的仆人,因為他認識主耶穌的權柄,仆人得著醫治與否,權柄乃在於主。
【太八7】「耶穌說:『我去醫治他。』」
求者還未信主是否肯,主就說「我肯」(3節);求者還未求主去,主就說「我去」,即使這個人是猶太人認為不配的外邦人。主耶穌從不吝惜恩典,不管我們是否配蒙醫治,祂總是願意醫治我們。
【太八8】「百夫長回答說:『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仆人就必好了。」
百夫長「不敢當」是因為覺得自己不配,也是因為相信全能的神是超越空間的,所以只要「一句話」就夠了。患大麻風病人企圖走近主耶穌以得醫治(2節),這位百夫長的信心更大,他相信靠主耶穌一句話就能得醫治。
【太八9】「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仆人說:“你做這事!”他就去做。』」
百夫長了解軍中的權柄只需要話語就能施行出來,所以他以權柄施行的經驗向主耶穌祈求。天國之王的權柄更是在祂的話語里。
【太八10】「耶穌聽見就希奇,對跟從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麽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外邦人竟然比以色列人有更大的信心,這是馬太記錄本神跡的重點。百夫長的信心是基於他對權柄的認識,我們若是真認識天國的權柄,就會有更大的信心。「這麽大的信心」表示對主「一句話」的信心,比對主「伸手摸」的信心更大。我們越認識神的權柄,就越對神的話有信心,對神的話有疑惑的人,乃因對神的權柄認識不夠。
【太八11】「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里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
「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指天國里將有許多外邦人,因著信心而有分於屬天的國度,因著認識、接受天國的權柄而得享救恩的筵席。「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是以色列人的祖宗。「坐席」原文是「斜倚著」,是猶太人正式筵席里的標準姿勢(約十三23),這里所描述的是猶太人所盼望的彌賽亞的筵席(賽二十五6)。
【太八12】「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齒了。』」
「本國的子民」指缺乏信心的猶太人,他們無分於天國的筵席,這完全顛覆了當時猶太人的傳統觀念。
【太八13】「耶穌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他的仆人就好了。」
「那時」主的話一出口,就立即得著成就。主耶穌下山先醫治「大麻風」(3節),除去罪的污穢,然後醫治「癱瘓病」,除去罪的能力。主今天同樣是先赦免我們的罪,然後使我們有能力遵行神的旨意。
【太八14】「耶穌到了彼得家里,見彼得的岳母害熱病躺著。」
「熱病」是不正常的熱,可能是因為瘧疾。凡是不正常的興奮和熱心,很可能就是「害熱病」。猶太人為祖宗的遺傳和律法大發熱心,也是「害熱病」。
【太八15】「耶穌把她的手一摸,熱就退了;她就起來服事耶穌。」
【太八16】「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祂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
「鬼」不是人死後的鬼魂,而是邪靈,就是跟隨撒但背叛神的墮落天使。「鬼」喜歡附在交鬼的人身上,人只要讓主的「一句話」進到里面,就能把鬼趕出去。
【太八17】「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祂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這個預言引自賽五十三4。主在十字架上的救贖大功,不只除去我們的罪惡,並且還使我們經歷祂生命的大能,軟弱變剛強,疾病得醫治。
【太八18】「耶穌見許多人圍著祂,就吩咐渡到那邊去。」
主耶穌「見許多人圍著祂」,正是工作大有成效的時候,卻「吩咐渡到那邊去」。「那邊」是外邦人的地方「加大拉」,通常猶太人是不願意去的,主耶穌借此把那些真心願意跟隨祂的人從「許多人」中分別出來。
【太八19】「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哪里去,我要跟從你。』」
這位受人尊敬,有宗教地位的「文士」沒有蒙主呼召,卻主動要來跟從主。也許他是因為見到主耶穌會醫病趕鬼,想得些神奇的能力,好在宗教界中出人頭地。但主耶穌卻潑了他一頭冷水,讓他好好計算代價。這位文士稱呼主耶穌「夫子」,在馬太福音里,這種稱呼只出於不認識主的人之口。
【太八20】「耶穌說:『狐貍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
「人子」這名源出「彌賽亞篇」(但七13-14),主耶穌在地上常用「人子」自稱。對於跟隨主是為得屬地好處的人,主要求他們必須有接受在地上一無所有的心志。效法主耶穌甘願在地上貧窮,好把天國的豐富顯明在地上。
【太八21】「又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可能是當時的諺語,並不代表他父親已經死了,意思是先為父親養老送終,然後再來跟從主。
【太八22】「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
第一個「死人」指靈里死亡的罪人,第二個「死人」指肉身死亡的人。主耶穌不是要天國子民不照顧地上家庭的需要,而是說不應該等到屬地的事務都辦妥了,然後才來跟從主。主耶穌要那位主動要求跟從祂的文士好好計算代價(19-20節),卻鼓勵這位已經有意退後的蒙召門徒繼續跟從,可見做主門徒最重要的乃是在於有沒有主的呼召,不在於我們有沒有意願。
【太八23】「耶穌上了船,門徒跟著祂。」
【太八24】「海里忽然起了暴風,甚至船被波浪掩蓋;耶穌卻睡著了。」
加利利海常常有突然而來的暴風,狂風由北面吹襲約旦河谷,經過狹谷時風勢加速,海面匉訇不平,對船只十分危險。主耶穌是完全的人,雖然渡海只需要一、兩個小時,但祂因為整日的傳道,已經疲倦地睡著了。
【太八25】「門徒來叫醒了祂,說:『主啊,救我們,我們喪命啦!』」
【太八26】「耶穌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麽膽怯呢?』於是起來,斥責風和海,風和海就大大地平靜了。」
主耶穌責備門徒,是因為他們對祂的權柄(18節)失去了信心,以致看到環境就膽怯(25節)。主耶穌斥責風和海,是行使祂對大自然的權柄。有解經家認為風和海是沒有位格和知覺的,所以主耶穌其實是在斥責背後的空中掌權者(弗二2)。但從27節看,這風很可能是自然現象。「睡著」(24節)表明主耶穌有完全的人性,也表明祂內心的平靜,平靜風和海表明祂有完全的神性。門徒的「小信」和百夫長「這麽大的信心」(10節)成為鮮明對比。信心大的人只需要主的話,小信的人是因為忘記了主的話。
【太八27】「眾人希奇,說:『這是怎樣的人?連風和海也聽從祂了!』」
風浪使門徒們更深地認識了天國之王的權柄。
【太八28】「耶穌既渡到那邊去,來到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有兩個被鬼附的人從墳塋里出來迎著他,極其兇猛,甚至沒有人能從那條路上經過。」
「那邊」是加利利海的東岸低加坡里,是外邦人的地方「加大拉」,這「兩個被鬼附的人」是外邦人。
【太八29】「他們喊著說:『神的兒子,我們與你有什麽相幹?時候還沒有到,你就上這里來叫我們受苦嗎?』」
「神的兒子」表明污鬼比門徒更認識主耶穌的身份(27節)。「我們與你有什麽相幹」污鬼的態度代表了今天許多人,他們承認宇宙中有神,卻不願意讓神來幹涉他們的人生。這種客觀道理上的認識,若沒有加上信而順服的心,仍與我們無益。「時候還沒有到」指最後審判的時候尚未來到。
【太八30】「離他們很遠,有一大群豬吃食。」
「豬」在律法中是不潔凈的(利十一7),所以猶太人不養豬,這一大群豬是外邦人養的。
【太八31】「鬼就央求耶穌,說:『若把我們趕出去,就打發我們進入豬群吧!』」
鬼被趕出人身,就需要一個住處(十二43),豬是不潔的動物,是鬼最喜歡的去處之一。
【太八32】「耶穌說:『去吧!』鬼就出來,進入豬群。全群忽然闖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
主說「去吧」,鬼才能行動,若主不允許,連鬼也不能隨便行動。主耶穌容許污鬼進入豬群,表明在最後的審判之前,那些不潔凈的地方是被允許作為邪靈活動的範圍的。鬼帶著豬群投到海里,可能因為鬼在有水的地方才能安歇(十二43),也可能為了繼續愚弄人,叫當地人只看見物質的損失,卻看不見人得釋放的喜悅。
【太八33】「放豬的就逃跑進城,將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訴人。」
【太八34】「合城的人都出來迎見耶穌,既見了就央求他離開他們的境界。」
撒但利用財物來控制人心,無論是得著或損失,都有可能使我們拒絕主。「合城的人」一致拒絕主,可見他們關心財物比被鬼附的同胞更多。這里並沒有提到那兩人痊愈後成了傳道人(可五18-20),因為馬太記錄此事的重點是要表明天國的權柄勝過黑暗勢力的權柄。
讀經有感:病得醫治
信徒病得醫治是神清楚的應許,但顯然這應許還沒落實在我們現今的世界里。事實擺明,不但許多信徒從沒得過醫治,而且所有得過醫治的信徒後來也都病死了,連傳講神醫的人一個也不能幸免。原來在神通盤的計劃里,信徒全人得救贖是包括已經、現在、將來三個層次或步驟(林後一10)。病得醫治和身體覆活都是救贖應許的一部分,但都還不在今天兌現。耶穌、先知、使徒之所以用神的權能醫治疾病、覆活死人,目的在於向眾人證實耶穌真是神的兒子、先知真是神的仆人、使徒是真神的差役,好讓大家於聖經尚未被人廣為認識之前,可以透過他們所傳的信息聽見神的聲音。耶穌固然醫治過、覆活過許多信及未信的人,但那都只能說是信徒將來全人得醫治得覆活的預嘗。耶穌戰勝死權之後所取得不朽的醫治和覆活,倒像初熟的果子,是我們將來被全面成全的樣板!
默然自問:我是自甘放棄亞伯拉罕從神所領受信心的應許,還是決心效法百夫長的信心邁入基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