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五十1】「約瑟伏在他父親的面上哀哭,與他親嘴。」

【創五十2】「約瑟吩咐伺候他的醫生用香料熏他父親,醫生就用香料熏了以色列。」

古埃及人殮葬尊貴人物的方法,是用香料熏屍,制作成木乃伊,作為死後安放靈魂的所在。而約瑟的用意只是為了防腐,好把雅各在炎熱的天氣里送回迦南地安葬。因此,約瑟請醫生「用香料熏他父親」,而不是請職業薰屍者,避免了薰屍過程的異教儀式。

【創五十3】「熏屍的常例是四十天;那四十天滿了,埃及人為他哀哭了七十天。」

「七十天」包括熏屍的「四十天」。為雅各哀哭的日子只比為法老王所定的七十二天少了兩天,表明他享受了極大的哀榮。

【創五十4】「為他哀哭的日子過了,約瑟對法老家中的人說:『我若在你們眼前蒙恩,請你們報告法老說:」

可能約瑟正在守喪期間,所以不能親自面見法老(四十一14),必須托人轉告。

【創五十5】「“我父親要死的時候叫我起誓說:你要將我葬在迦南地,在我為自己所掘的墳墓里。”現在求你讓我上去葬我父親,以後我必回來。』」

【創五十6】「法老說:『你可以上去,照著你父親叫你起的誓,將他葬埋。』」

約瑟身為一國的宰相,除非獲得法老的批準,是不能隨便離開的。法老信任約瑟,表明約瑟多年來言行合一,很有信用。

【創五十7】「於是約瑟上去葬他父親。與他一同上去的,有法老的臣仆和法老家中的長老,並埃及國的長老,」

「法老家中的長老」可能指朝中的大臣,「埃及國的長老」可能指各省的高官。

【創五十8】「還有約瑟的全家和他的弟兄們,並他父親的眷屬;只有他們的婦人孩子,和羊群牛群,都留在歌珊地。」

【創五十9】「又有車輛馬兵,和他一同上去;那一幫人甚多。」

【創五十10】「他們到了約旦河外、亞達的禾場,就在那里大大地號咷痛哭。約瑟為他父親哀哭了七天。」

「約旦河外」原文是「約旦河的對面」,根據作者的立場,可能指「約旦河東」(申一1),也可能指「約旦河西」(賽九1)。這里可能指「約旦河西」。

【創五十11】「迦南的居民見亞達禾場上的哀哭,就說:『這是埃及人一場大的哀哭。』因此那地方名叫亞伯·麥西,是在約旦河東。」

【創五十12】「雅各的兒子們就遵著他父親所吩咐的辦了,」

【創五十13】「把他搬到迦南地,葬在幔利前、麥比拉田間的洞里;那洞和田是亞伯拉罕向赫人以弗侖買來為業作墳地的。」

【創五十14】「約瑟葬了他父親以後,就和眾弟兄,並一切同他上去葬他父親的人、都回埃及去了。」

他們「都回埃及去了」,是因為神的時間還沒有到。此時大約是主前1860年,神的時間還要再等413年,直到主前1447年才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出十二40;王上六1)。

【創五十15】「約瑟的哥哥們見父親死了,就說:『或者約瑟懷恨我們,照著我們從前待他一切的惡足足地報覆我們。』」

【創五十16】「他們就打發人去見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

【創五十17】「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神之仆人的過犯。』他們對約瑟說這話,約瑟就哭了。」

約瑟的哭,可能是因為發現弟兄們竟然一直不相信他的真誠,沒有真正認識神在他們身上所做的工。

【創五十18】「他的哥哥們又來俯伏在他面前,說:『我們是你的仆人。』」

【創五十19】「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

【創五十20】「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創五十21】「現在你們不要害怕,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於是約瑟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

約瑟的生命已經豐富到一個地步,他回答的每一句話,都是信徒的信心榜樣:

  • 「我豈能代替神呢」(19節),是因為約瑟看出他哥哥們所得罪的不是他,乃是神(三十九9),所以應當讓神來處理得罪祂的人,「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羅十二19),「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帖前五15)。
  • 「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20節),在一切的環境中,都能看到背後神的手,「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因此安然順服神的安排。
  • 「我必養活你們和你們的婦人孩子」,「用親愛的話安慰他們」,不但有赦免,更有恩慈和憐憫。

【創五十22】「約瑟和他父親的眷屬,都住在埃及。約瑟活了一百一十歲。」

約瑟和約書亞都活了「一百一十歲」(書二十四29;士二8),很可能是象征性的寫法。因為在古埃及,一個成功人士死後的最高榮譽,就是在其墓碑上寫上「他活到一百一十歲」。

【創五十23】「約瑟得見以法蓮第三代的子孫。瑪拿西的孫子、瑪吉的兒子也養在約瑟的膝上。」

【創五十24】「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要死了,但神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祂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

  • 約瑟死後,誰還能在埃及照顧「他弟兄們」呢?但約瑟並不擔心這些,他把弟兄們帶到神那里去,相信「神必定看顧」他們。只要他們還留在埃及一天,神的看顧就會在他們身上顯明一天。等到神的時候到了,神一定會領他們回到神從前「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
  • 約瑟末了最看重的,是神應許「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這個事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已經去世了,但這三個人所表明的神完整的恢覆卻沒有過去,神一定要在所有祂所揀選的人身上,成就在這三個人身上所做的恢覆工作。

【創五十25】「約瑟叫以色列的子孫起誓說:『神必定看顧你們;你們要把我的骸骨從這里搬上去。』」

約瑟「因著信」,相信神必要領以色列人回到應許之地,所以「為自己的骸骨留下遺命」(來十一22),雖然他自己不能活在應許之地,但他的骨頭一定要回到應許之地,才能心滿意足。而「以色列的子孫」也確實將這個誓言代代相傳,直到359年以後實現誓言。

【創五十26】「約瑟死了,正一百一十歲。人用香料將他熏了,把他收殮在棺材里,停在埃及。」

  • 此時大約是主前1806年,4年之後,古埃及第十二王朝結束。約瑟的棺材不再有雅各一般的送葬行列,而是「停在埃及」,等候神的時間。當神再次執行恢覆的時候,已經是359年以後,以色列的子孫不再只是一個家族,而是成為一個大國,那時「摩西把約瑟的骸骨一同帶去」(出十三19),最後「葬埋在示劍」(書二十四32)。
  • 創世記開始於生命、光、榮耀和伊甸園,結束於死亡、黑暗、悲哀和棺材。在神的救贖恩典還沒有成就之前,亞當的後裔雖然可以好到約瑟那樣的地步,但還是擺脫不了罪的工價(羅六23)的轄制,擺脫不了身體因罪而死」(羅八10)的結局,最終沒有人能逃過「收殮在棺材里,停在埃及」的人生。
  • 但在神的計劃里,這口棺材並不是人的盡頭。這棺材」不是要永遠「停在埃及」,而是在等候神榮耀的救贖。因此在這樣的黑暗中,創世記還是充滿了盼望。約瑟存著榮耀的指望離開世界,他「因著信」,「為自己的骸骨留下遺命」(來十一22),等候一次更美好的出埃及,神的百姓也都在埃及默然等候,等候神繼續祂恢覆的工作。